第二节 制图与晒图工具
一、制图工具
长期以来,制图工具主要有四大件,即制图板、丁字尺、三角板、鸭嘴笔,有的至今仍
在沿续使用。50年代,有的设计单位曾采用过自动制图机(桌),这种制图机把办公桌和制图
板、尺联结在一起,并附有局部照明灯,图板(桌面)不仅可以升降,还可以变化不同的角度。
因在使用上存在一定问题,设计人员不习惯应用而未大面积推广。70年代中期,自动绘图笔
取代了沿用多年的鸭嘴笔,加快了绘图速度,提高工效l一2倍。70年代末,条件比较好的设
计单位,制图采用半自动绘图机。1979年,省建筑设计院洪兴信,研究试制成“建筑透视图
算尺”。该尺使用方便,计算迅速准确,作图不受视点、灭点远近,视平线高低,图幅大小,
比例尺大小等条件限制。1981年,天津第十一塑料厂批量生产,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600余支。
80年代,有的单位使用导轨绘图机,这是制图工具的又一重大改革,但导轨绘图机配带的丁
字尺较短,建筑制图长直线多,不适用于土建制图,因而多数建筑设计单位未用,至今仍用
制图板、丁字尺、三角板三大件。80年代中期,有的专业设计院应用微机绘图。省水利勘察
设计院购置微机辅助设计DMP—52滚筒式绘图机l台、DF—4100数字化仪l台,用微机绘制施工
图。
二、晒图工具
50年代晒图,采用日光翻晒法,利用晴天到室外通过日光照射感光,然后用熏图筒熏成
蓝图,不仅效率低,而且受天气的限制。其间,有的单位开始使用进口晒图机,图纸感光后,
集中到熏图柜里熏成蓝图。晒图效率有所提高,但在熏图柜取放图纸时散发出大量氨气,影
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60年代开始,陆续采用国产晒熏一条龙晒图机。70年代,晒图工具
更新换代,使用一次出图有氨晒图机。80年代,一次出图无氨晒图机问世。有的单位还用复
印机复印图纸。1985年底,据12个设计单位统计,有晒图机30台、复印机16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