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震区域及烈度
第六章 抗震防灾
黑龙江省自20世纪初有地震记载以来,共发生四级以上地震20余次,其中深震8次、浅震
六级以上2次。地震分布在中部绥化,东北部萝北——鹤岗,东南部牡丹江一带。
按地质构造和地震震中集中程度,黑龙江省划分为3个地震活动区。
一、穆棱——东宁深震区 该区是我国唯一的深震区,七级以上深震发生 过3次。
二、萝北——鹤岗地震区 1963年萝北曾发生五点八级地震,使鹤岗、伊春、佳木斯市
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三、绥化地震区 1941年至1942年连续发生六级地震2次,破坏较为严重。1974年4月发
生三点七级有感地震。二级以下地震时有发生。
伊春、勃利、密山、奇雅河、安达等地都曾有过零星地震活动。德都县五大连池一带,
在1720年(清康熙五十九年)曾发生火山喷发,并伴有火山地震。目前火山处于休眠状态,但
仍有微震和地热显示。
合江地区的地质构造也较复杂,主要有依兰——依通地堑、密山
——敦化深断裂、勃利弧形构造等。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规定,黑龙江省的龙江县、甘南县、齐齐哈尔市的华安区
(碾子山)、绥化市、绥棱县、海伦县、庆安县、依兰县、汤原县、萝北县、密山县等11个市
县为地震烈度七度区;萝北、汤原、依兰3县被列为重点监视区,微震活动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