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科研成果
第七篇 建筑科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黑龙江省无独立的建筑科研机构和专业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后,在施工企业试验室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独立的建筑科研机构。50年代初期,国营
施工企业设有技术室、试验室,开展建筑材料试化验和节约建筑材料的研究,获得较好的效
果。1956年,东北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在施工中以竹筋代替钢筋,钢筋冷轧,钢筋头点焊,利
用无熟料水泥,推行干硬性混凝土,混凝土掺塑化剂,以竹材作定型模板,采用竹跳板、竹
里脚手等,一年节约元钢l 500吨、水泥l万吨、木材5 000立方米。该公司一处在哈尔滨电刷
厂工程施工中,应用干硬性混凝土,较塑性混凝土缩短养生期18天,强度提高17%,每立方米
混凝土节约水泥30—40公斤。施工企业还围绕生产关键,大搞小改小革,革新施工机具。1958
年,施工现场水平运输实现了车子化,有的工种实现了自动化生产线,从而减轻了工人的劳
动强度。
1958年,黑龙江省第一个独立的建筑科研单位——黑龙江省建设厅建筑科学研究所成立。
其后,牡丹江市、哈尔滨市建筑科研所相继成立,开始有组织有计划的围绕黑龙江省气温低、
冬季施工时间长的特点,开展冬季施工科学技术研究,并取得成果。1959至1985年,全省共
开展188个建筑科研项目的研究。其中:1959至1965年21项;1966至1976年28项;1977至1985
年139项。按项目来源分:国家和省科研部门下达的项目62项、协作项目40项、自选项目86项;
取得成果的14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