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黑龙江将军衙门

  黑龙江将军衙门于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10月建立,最初设于黑龙江左岸的旧瑷珲城 (今苏联境内维谢雪村)。1685年,清政府鉴于旧瑷珲城与内地来往公文等存在诸多不便, 于是将将军府迁于黑龙江右岸的托尔加城旧址,修筑新瑷珲城(今爱辉县爱辉镇)。新、旧 瑷珲城隔江相距12里,因滨黑龙江,又系黑龙江将军衙门所在地,故被称为“黑龙江城”。 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将军衙门移于墨尔根城(今嫩江县城)。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 移至齐齐哈尔城。
    黑龙江将军衙门的管辖范围,包括黑龙江中上游两岸的广大地区,东至毕占河宁古塔界 ,西至喀尔喀车臣汗界,北至外兴安岭,南至松花江。
    黑龙江将军衙门设有严密的军事组织。在将军之下设有副都统、副都统衔总管、城守尉 、协领、总管、参领、副总管、佐领、防御、骁骑校等武官,管理满洲、汉军、巴尔虎、索 伦、达呼尔、鄂伦春、毕拉尔、额鲁特等旗户。将军衙门内有理刑员外郎、管档主事、银库 主事、理刑主事、委署主事以及若干笔帖式等佐官。各地设有驻防衙门,置官统辖。境内先 后设站(驿站)台36处,驿道纵横,四通八达。在山川和边境之地,设置卡伦67处,派兵驻 守,并规定了每年的巡察制度。
    清廷设置黑龙江将军衙门,对于该地区的管辖开发,特别是抗俄斗争,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