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黑龙江地区炮兵部队

  1946年11月中旬,根据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决定,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司令部在哈尔滨正式 成立,朱瑞任司令员,邱创成任政治委员兼炮校政委,贾陶任副司令员兼炮校校长,匡裕民 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同时成立了炮兵政治部、后勤部。
    牡丹江军区炮兵团。1946年4月,牡丹江军区以初建的军区炮兵营(4个连)、宁安二支 队山炮连和炮校派来的60名干部为基础,组建牡丹江军区炮兵团。辖2个营,5个炮兵连,共 600余人。装备九六式十五榴炮2门、野炮7门、一四式炮7门、九四式迫击炮8门、三七战防炮 4门。经补充、整顿后,到年底编成3个营9个连,装备战炮9门、山炮18门,全团发展到1200 余人。
    1947年2月,以原牡丹江炮团团直、三营以及松江军区炮团团直、第一、第三营,整编成 3个营9个连的骡马牵引的野榴炮团,即东北民主联军炮兵第一团。
    松江军区炮兵团。于1945年12月,以延安炮校分配来的38名干部和在宾县搜集到的6门九 一式加榴炮、9门九四式迫击炮为基础,抽调了3个步兵连队组成松江军区炮兵团,辖3个炮兵 连,共300余人。四平战役后,松江炮兵团在珠河县(今尚志县)扩编为8个连,加榴炮连5个 ,山炮、迫击炮、战防炮连各1个)。1947年2月,松江军区炮兵团团直及第一、三营整编成 骡马牵引的野榴炮团,即东北民主联军所属的炮兵第二团。
    合江军区炮兵团。合江军区炮兵团于1946年4月在佳木斯组建,当时装备各种火炮20余门 。后经逐步补充,至1947年2月已发展到1000余人,辖山炮连3个,野炮连1个。1947年,按东 北民主联军炮兵司令部炮兵调整方案,将该团拨归第六纵队建制,建立纵队、师属炮兵。
    东北民主联军炮兵第三团。1947年6月12日,在牡丹江以炮校警卫营为基础,组建了炮兵 第三团,下辖一、二、三、四连(3个炮兵连、1个步炮连),直属炮校领导。全团355人,装 备三七战防炮4门,轻机枪12挺:重机枪6挺。建团后不断补充人员、装备,至1947年6月装备 补充完毕。1948年12月29日,炮兵第三团在沈阳改编为炮兵第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