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东北军驻黑龙江地区部队的军事训练

  1928年10月张学良“易帜”,奉军改称“东北军”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军事训练 方面改组了东北军的军事训练机关,改军学处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公署军令厅第三处,并设立 了军事日刊社,同时成立和完善了各个兵种的训练监部,组建了多所军事教育机构,如黑龙 江省的东北讲武堂黑龙江分校、黑龙江陆军军士教导队等,改善了东北军官兵的训练环境, 使部队军事训练效果较前有所增强。
    一、步兵训练
    步兵是当时东北军的主要兵种。在黑龙江省内驻有东北陆军国防军6个步兵旅,省防军3 个步兵旅。这些部队的军事训练均遵照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军令厅下发的各种典、范、 令进行。
    训练时间,一年为一个训练周期,并分几个阶段,难度逐渐增大。首先从基本训练开始 ,重点学习的课目有各个教练、体操、刺枪术、射击以及班、排、连教练和阵中勤务,尔后 组织营、团教练和诸兵联合演习,有时在秋季组织师(旅)一级联合演习
    二、骑兵训练
    黑龙江地区有东北陆军骑兵第二旅,骑兵第十团;省防军骑兵第一旅、骑兵第二团、三 团、四团等部队。其训练由东北陆军骑兵训练监部统管。
    训练每年分为5期,由训练监部规定训练科目,各部队每期训练结束后都要向上书面报告 训练成绩,每年训练任务完成后,上级都要派人员到各骑兵部队校阅考核。训练的科目包括 :各个教练、徒手班排教练之概要、马术、体操、劈刺术、射击、距离测量、连教练、阵中 勤务、夜间演习、诸兵联合演习等科目。
    三、炮兵训练
    黑龙江地区驻有炮兵第九团,其他炮兵主要是各旅团属炮兵。据《东北年鉴》记载,其 训练方针是:“对于各将校,使其研究欧战后列强之最新战术;改革炮兵射击;淘汰不堪造 就之官兵,以期造成劲旅,担任国防上重大责任。”1930年春驻黑龙江省各炮兵部(分)队 ,按新颁布的典、范实施训练。据《东北年鉴》记载:“改监部后,从1929年开始,按方针 确定实行,所采教育手段,均甚合法,各团除马匹不足外,官兵学术科成绩不相上下。”19 31年1月,为提高炮兵军官的军事素质和指挥能力,炮兵第九团将受炮兵教育不合格的军官, 送东北讲武堂、高级军学研究班、炮兵研究班深造,以提高其指挥能力。
    四、工兵训练
    当时东北陆军工兵为营制,工兵第七营驻黑龙江省城齐齐哈尔。该营的军事训练受东北 陆军工兵训练监部领导,工兵训练的基本方针是“在攻击时,担任冲锋路之设,障碍物之破 坏,交通路之修补。在防御时,构筑其它兵种所不能设施之强固阵地等事项,故其平时教育 以养成官兵之优越素质,而供战场之使用”。工兵训练的主要科目包括:桥梁之架设及破坏 ,道路之构造,强固阵地之构筑,障碍物之设置,坑道之掘进,通信网之构成,代其他兵种 构筑各种掩体等。
    五、辎重兵训练
    黑龙江省内驻有东北辎重第九营,属东北陆军辎重训练监部管辖。东北军辎重兵的训练 方式与其他兵种有所不同,平时训练各营设军官教导队和军士教导队组织实施训练,战时拨 分各部队服辎重勤务。训练内容包括各个教练、乘马教练、体操、劈刺术、捆包、射击(含 距离测量)、驮马班教练、徒手排教练、阵中勤务、驮马排教练、作业、诸兵联合演习等科 目。条令要求“初年兵在第一期末,乘马教练以能实施平易之野外骑乘,劈刺术宜令其理会 劈刺之要领,徒手排练宜学得用班举行教练之度,阵中勤务须能领会行军宿营及运输勤务并 传令动作之概要,体操随教练演习之进度而实施之,作业宜就简易之交通设备实施之要领” 。辎重第九营的军事训练完全按以上规定组织练习,每年的训练是从12月上旬至翌年11月下 旬为一个周期,训练的重点是入伍新兵,其他以复习巩固为主。
    六、军士教导队训练
    黑龙江省陆军军士教导队于1928年冬成立,教职员共40人。军士教导队以培养黑龙江地 区驻军的军士人才为主,招考年龄在20岁以内的高小毕业生,学制为一年,毕业后分配到省 内部队当班长。1928年教导队招考第一期学兵300人,编为步兵科4个队、骑兵科1个队,学兵 于1929年冬毕业,同时继续招考第二期学兵300人,并于1930年冬毕业。1931年春,军士教导 队招考第三期学兵300名,直到“九·一八”事变后停办。军士教导队学兵的训练课目:学科 为典、范、令;术科为制式教练及战斗教练,同时讲授一些如何组织班、排训练及管理的方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