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主力部队的练兵

  1946年5月,中央军委下发的练兵指示,要求各部队重点练四大技术(射击、投弹、刺杀 和爆破)和三大战术(攻城、守城、夜战)。驻黑龙江地区部队的练兵活动主要采取集中整 训和休整的方式进行。当时黑龙江地区处于东北战场的后方,从1946年6月起,北满部队主力 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休整练兵,以适应大反攻的需要。驻黑龙江地区一纵、二纵、六纵以及独 立一师(三五九旅一部改编)、二师、四师、五师等部。根据中央军委和民主联军总部的统 一部署,在整顿组织、补充兵员与装备之后,相继开展了军事训练。这次休整期间练兵的主 要内容:“四大技术”、战术、技术兵种的专业训练以及制式教练、夜间训练、体育等各种 勤务科目。干部训练采取师、旅、团集中轮训的方法,并结合开会,集中干部研究讨论训练 问题,重点提高干部的军事素质和组织指挥的能力。部队训练以基层建制单位(连、排、班 )为主,训练时间安排,每天正课时间为6至7个小时,早操主要安排队列、军体及各种战斗 勤务的训练。在训练内容上,重点突出实弹射击、射击学理、各种条件下的射击要领和组织 射击预习,尽可能多进行实弹演练。战术训练从各种基本动作入手,着重练习进攻战斗中的 动作及组织协同的方法,训练中结合讲解战例、战斗故事来启发引导战士,调动练兵积极性 。专业技术兵采取集中训练的方法,由各师、团或纵队分别组织实施,因技术训练难度较大 ,各级都选派懂教育、专业技术好的干部来组织训练。
    这个时期部队训练的特点是:一是重视政治思想保证。抗日战争胜利后,一些部队中滋 长了“和平思想”,当时东北战场上又处于敌进我退的形势,一些干部战士思想波动很大, 影响了练兵情绪。对此,六纵队(当时驻双城、阿城)党委按照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的统一部 署,在军事训练开始之前,首先进行政治、时事教育,采取召开群众大会、干部会、座谈会 的形式,向全体人员讲解当前的战局发展形势,反复进行部队运动作战方针的教育,讲明战 略上的目的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同时,揭露国民党反动派 和谈的阴谋,帮助广大指战员认清国民党的反动本质,树立革命必胜的信心。通过政治教育 ,提高了部队的政治觉悟,激发了部队的练兵热情。二是强化对练兵的组织指挥。军政首长 亲临训练第一线指挥,司政领导机关分片抓点,帮助基层抓落实。独立二师为圆满完成休整 练兵,保证训练效果,师、团司令部抽调近2/3的机关干部组成工作组,深入各个连队具体 帮助指导训练。下连之前,各级司令部组织干部集训,研究工作措施,统一军事训练标准。 工作组来到连队后,和连队干部一起研究训练计划,制定训练措施,改进训练方法。他们不 分职位高低,在连队与战士同吃、同住、同训练,训练场上耐心纠正战士的动作,研究训练 难点,为战士辅导补课,积极协助连队搞好练兵,从而保证了训练效果。三是大力开展练兵 竞赛,不断掀起群众性练兵热潮。各部队有计划地组织各种练兵竞赛,如举办比武大会、对 抗赛、擂台赛等活动,发动群众自动自觉练兵。二纵队四师在练兵中,积极开展竞赛活动, 调动了战士的训练热情。如某团七连把各班分成实力相当的两个组,分练投弹,每周举行两 次对抗比赛,及时评定各组成绩,张榜公布,对连续获得较好成绩的小组,给予适当的奖励 。采取这种方法,极大地调动了战士练兵的积极性,有的小组中午不休息,偷着练习投弹动 作,个别成绩差的战士,晚上不休息也练习,战士们都有一股为小组争光,不甘落后的思想 。全连的训练成绩直线上升。六纵队所属部队还利用测验课目举行夺旗竞赛,组织连队之间 每月的技术竞赛等等,较好地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练兵自觉性。
    驻黑龙江部队通过多种形式的练兵活动,既得到了休整,又提高了军事技能和军事素质 ,从而大大增强了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