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抗联初期的政治工作
1931年9月—1934年12月,这个时期抗联的政治工作,主要体现在满洲省委和黑龙江地区
珠河、宁安、饶河、密山、穆棱等党的中心县委所领导的抗日活动上,即扩大党的影响,在
抗日武装中发展党的组织,壮大抗日武装。
一、党对抗日义勇军的工作
1932年2月,王德林打出抗日救国军旗帜后,为支持这支部队抗日,中共延吉县委立即派
共产党员李延禄、左征、朴重根到部队。李延禄任这支部队的参谋长,后又兼任补充团团长
。不久,宁安中心县委又派共产党员孟泾清、金大伦、贺剑平去补充团。他们积极开展党的
工作,成立了党支部,发展李延平、史恒忠、李凤山等入党。1933年5月,满洲省委军委书记
周保中亲自到宁安吉林自卫军任总参议、总指挥部参谋长。他除积极地在自卫军中宣传抗日
救国外,还在士兵中发展了一批党员和团员,建立了党支部。中共宁安中心县委还派共产党
员于洪仁到李荆璞领导的农民抗日武装——平南洋总队进行党的工作,先后吸收了李荆璞等
人入党,建立了党支部,又派王光宇、黄佐清、陶净非、陈翰章等共产党员到该队做政治工
作,这支“山林队”成了宁安一带有名望的抗日武装。7月,中共吉东局职工部长吴赤峰到救
国军中协助李延禄开展建党工作,发展了二团团长王毓峰、军部副官长朱鸿恩、副官陈荣久
等10余名积极分子入党;整顿改选了党支部,在各团建立了党小组。后来终于将救国军改编
成在党领导下的东北人民抗日革命军。
由于各地党组织和所在部队中国共产党员的积极工作,很短时间内,宁安、穆棱、绥芬
河一带的抗日义勇军中就建立起大量的党支部,发展了许多党员。中国共产党在各义勇军中
的政治影响日益扩大。因此,当一部分义勇军上层领导如自卫军的李杜、救国军的王德林等
撤退入苏联后,由于部队中国共产党员卓有成效的工作,抗日义勇军仍保持队伍不垮、不散
,继续高举抗日大旗,坚持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
二、党直接领导抗日武装
1932年春,中共宁安中心县委组织了一支以党、团员为骨干的抗日武装“北满工农义勇
军”,共有十几名队员,活动在宁安、穆棱一带。10月,中共饶河中心县委也组织起一支由
6名党员组成的抗日武装特务队,5个月以后发展到40余人。同年末,满洲省委根据中央“北
方会议”的精神,将在巴彦建立的“东北工农义勇军独立师”改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
六军江北独立师”,有700余人,内有共产党员16名。这支部队由于受“北方会议”“左”倾
冒险主义影响,要开展土地革命,没收地主豪绅土地,因而陷于孤立,于1933年初溃散。19
33年1月,绥宁中心县委将李延禄领导的救国军补充团和十七团改编成由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东
北抗日救国游击军,并将宁安县委领导的北满工农义勇军编入这支部队。1933年5月以后,宁
安中心县委又把李荆璞领导的工农义勇队改造成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10月10日,满洲省
委和珠河中心县委在珠河县三股流组织起一支由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珠河东北反日游击
队”,积极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活动,使游击区和其他抗日群众组织得
以迅速发展壮大。1934年3月20日,密山县委在哈达沟里组织起“民众抗日军”(即密山游击
队),有队员34人,其中党员10人,团员4人。9月25日,密山县委扩大会议又决定将东北人
民抗日革命军、密山游击队和反日山林队改编成抗日同盟军,由密山县委直接领导。为加强
党的力量,县委副书记朴凤南、县委委员李春根、李槿淑,共产党员李太俊、胡志敏都调到
抗日同盟军工作。12月,根据中共吉东特委的意见,抗日同盟军正式命名为东北抗日同盟军
第四军,吉东特委又派共产党员何忠国、邓化南、李守中等人到四军做政治工作,建立了军
党委,所属部队相应地成立了党支部和团小组。
三、建立抗日武装统一战线和宣传群众
1933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简称“一·二六”
指示信),要求东北各党组织“尽可能地造成全民族(计算到特殊的环境)反帝统一战线,
来聚和一切可能的,虽然不是可靠的动摇的力量,共同地与共同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斗争”。根据“一·二六”指示信精神,中共满洲省委指示各地党组织和游击队要扩大反日
统一战线。珠河中心县委于1934年3月召集各反日山林队和抗日义勇军首领开会,建立反日联
合军指挥部。同时期,周保中在宁安召集各抗日义勇军开会,通过了一致抗日纲领,建立了
以共产党领导的边区军一、三连和宁安工农义务队为核心的“宁安东南乡救国军第一游击区
同盟军办事处”。同月,李延禄在密山郝家屯也召开了反日山林队联席会议,与各反日山林
队订立了3条守则:(1)坚持抗日到底,不投降、不叛变;(2)保持抗日游击区贫苦农民利
益;(3)打进城镇向敌人夺取武器给养。7月15日,饶河游击队与活动在虎饶地区的抗日义
勇军“姜尚平”、“访贤”、“九江”、“德胜”等队伍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并订立了4条
协议:(1)互不侵犯,团结一致,共同对敌,誓死抗日救国;(2)没收敌人及其走狗财产
,战利品按部队人数统一分配;(3)不准抢占群众的东西,损害群众利益,破坏群众的抗日
活动;(4)如有投敌行为,随时缴械。由于抗日武装统一战线的建立,有效地扩大了中国共
产党的政治影响,壮大了抗日力量。
1934年6月30日,中共满洲省委在给珠河县委及游击队全体同志的信中指出:“游击队要
成为广大群众斗争的发动者与组织者,每到一处必须动员全体战斗员去进行群众的宣传鼓动
工作和组织工作,要培养成每个战斗员都是群众的最好的组织者。”珠河游击队根据满洲省
委的指示,积极地开展了群众工作,帮助游击区内的人民群众建立农会、妇女救国会、儿童
团等反日群众组织,还把缴获的枪支分发给农民自卫队,借召开庆功大会的机会,宣传抗日
救国的主张。绥宁反日同盟军为开展群众工作,组织了3个农村宣传队在行军途中和宿营地,
积极开展对群众的宣传工作,书写标语、散发传单,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抗日救国的道
理。12月,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成立后,在吉东特委和密山县委的领导下,部队群众工作
空前活跃,仅1个多月的时间,四军各团配合密山党组织在密山、勃利、穆棱县就组织起反日
救国会47个,发展会员3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