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抗联国外整训期的政治工作
1942年东北抗日联军各部先后撤入苏联境内整训,这时部队的政治工作主要是培养干部
,积蓄力量,提高部队的军政素质,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准备。
一、建立健全党的组织,加强党的领导
1941年下半年,东北抗日联军各部队陆续撤入苏联境内准备整训,并在苏联境内成立南
、北两个野营,两个野营都成立了党的委员会,积极开展党的工作。1942年1月4日,北野营
党委召开了党的积极分子会议,研究加强政治教育等问题。25日,还召开全体党员大会,总
结党委成立以来的工作。同年7月16日,苏联同意在苏境内进行整训的东北抗日联军部队组成
教导旅(亦称苏联远东方面军步兵第八十八旅),8月1日教导旅正式成立。9月13日,东北抗
日联军教导旅召开了全体党员大会,周保中在会上做了工作报告,并决定成立东北党组织特
别支部局委员会(简称东北党委员会),崔石泉任书记,委员有周保中、李兆麟、冯仲云、
崔石泉、金策、王效明、姜信太、季青、柴世荣、金日成、安吉、鲁东生,候补委员有王一
知、沈太山。各营也都建立了党的支部委员会,各连成立了党小组。由于部队中建立健全了
党的各级组织,教导旅完全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而且部队中党的工作和活动更加经常化
、更加活跃。1943年10月16日,中共东北党委员会召开会议,讨论党的组织工作情况,12月
3日,又召开临时会议,讨论部队秋季政治工作和党的工作。1945年1月29日,中共东北党委
员会召开会议,由崔石泉做党委工作报告,总结党的工作情况。4月23日,中共东北党委员会
还组织部队全体指战员在野营驻地通过无线电收听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消息
和报告,全体指战员受到极大鼓舞。这时期各营各连的党组织还积极开展工作,通过召开支
部会、党小组会和党员大会的形式,保证了各项军政训练的圆满完成。7月末,中共东北党委
员会改组,成立新的东北党委会,周保中任书记。9月,抗联教导旅主力部队330余人乘飞机
返回东北,并在东北57个大中城市和县城建立人民武装和政权。10月20日,周保中向中共中
央东北局移交党的组织关系。
二、进行政治教育和政治学习
抗联教导旅在整训时期,为提高指战员的政治质素,经常进行政治教育与政治学习。
政治教育主要是由抗联教导旅的领导担任的,教育的内容有国内的抗战形势和苏联卫国
战争的情况。1942年周保中等抗联教导旅领导曾多次对全体指战员讲关内抗战的形势。皖南
事变发生后,周保中还专门讲了事变发生的经过,并对国民党的阴谋进行谴责。为搞好政治
教育,教导旅在每营都设立了政治教员,各营的政治教员由教导旅先集训,然后回营再给战
士上课。教育内容主要是国际形势、国内形势和苏联卫国战争的情况,有的课讲完后,还要
进行测验,以检验学习实际效果。
1942年在北野营进行整训的部队每天都安排政治学习,以上政治课的方式进行。教员由
彭施鲁、陈雷、鲍林等人担任,学习的内容都是苏联指定的联共党史中的一些章节,还学习
过1936年的苏联宪法。1943年,周保中等抗联领导通过苏联有关部门弄到一些不完整的新华
日报和部分书籍及文件,其中有《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和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
论》,教导旅党委就把这两个文件作为连队政治学习的主要教材,让干部战士认真学习。这
一年,教导旅党委还组织全旅指战员学习了中共中央整风文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和总结
经验教训的活动。
三、开展文化娱乐活动
抗联教导旅在苏联境内整训期间,由于环境安定,文化学习和娱乐活动就多了一些。教
导旅针对游击队员文化低的实际情况,每天都安排两个小时的文化课,学习中国语文,由文
化教员上课。经常举办晚会,还自编自演了一些节目,如话剧《七星河起义》,就是根据抗
联七军1940年10月在宝清县七星河镇策应伪满军第三十团机关枪连起义为背景写出的,有20
多人参加了演出。1943年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给德国法西斯以歼灭性的打击时,教
导旅召开庆祝大会,会上自编自演了活报剧《希特勒与滑雪板》、《哀叹吧!法西斯强盗》
等。在晚会上,抗联战士各展自己的艺术才能,有的演唱京剧《岳母刺字》、《大战朱仙镇
》,有的演唱评剧《佘太君挂帅》,“二人转”《穆桂英》、《八女投江》,有的演唱大鼓
书《武松》等等。每次晚会都请朝鲜族战士跳舞。教导旅还开展经常性的歌咏活动。营区内
,业余时间到处都可听到高亢的歌声。当时虽然条件艰苦,但歌声表达抗联战士的乐观情绪
和昂扬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