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文化体育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部队在不断加强教育教训的同时,积极开展文化体育活动,
丰富了部队生活,锻炼提高广大干部、战士的身体素质,为巩固部队,提高战斗力,起到了
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部队的文化活动
1951年2月,总政治部发出《关于开展连队文化娱乐活动的决定》。1951年10月,松江军
事部所属部队,利用现有条件,以连、排为单位,组织开展体育活动,如篮球、体操、长跑
等活动。黑龙江地区各部队各级文化部门,建立了电影放映队。1956年,军区所属部队平均
每月能看1次电影。1952年后,各部队在“面向连队、为兵服务”、“全面发展我军战斗性、
群众性文化艺术工作”的方针指导下,群众性的文化工作组织和活动有了较大的发展。截至
1954年底,黑龙江省军区所属部队,共建立团俱乐部4个,连队俱乐部34个,基本上做到了每
个连队都有军人俱乐部。内卫三十团充分利用俱乐部的文化中心作用,开展了阅读书报、编
辑墙报、收听广播、讲演、歌咏比赛、文艺演出以及室外游戏活动和课余体育竞赛等活动,
有效地丰富了连队的文化生活。
1956年后,内卫三十二团三连的俱乐部组织开展了以下几种活动:一是连史展览,利用
图片、实物、奖旗、奖状等进行传统教育。二是体育活动,结合连队驻地的实际,组织篮球
、游泳等项目的训练和比赛。三是搞小型演唱,自编自演文艺节目,连队每月统一组织学1—
—2首歌曲。四是电影和墙报宣传,每次看完电影,连俱乐部都组织部分文艺骨干座谈,开展
影评活动,研究讨论从电影中受到什么教育,有什么启发,树立了什么信念等问题。五是开
展业余美术、摄影、歌咏活动。如组织连队排与排之间、班与班之间的歌咏比赛,活跃了连
队生活。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体活动
1958年开始,各部队按全军统一部署,借鉴苏军“劳卫制”的体育训练方法,开展了以
“劳卫制”为中心的体育活动。仅据省军区1958年第一训练期统计,“劳卫制”一级合格人
数即达5806人,二级合格为1025人,等级运动员三级合格为150人,二级合格15人;等级裁判
员三级合格27人。所属5个公安内卫团“劳卫制”一级合格率达80%。81032部队1958年达到一
级“劳卫制”标准的有9847人,二级标准的1804人,占参加训练人数的42.1%。通过开展“
劳卫制”活动,部队指战员的身体素质有很大增强。
1960年10月,根据军委“关于加强军队政治思想工作的决议”,各部队相继开展了大唱
革命歌曲活动。截至1961年10月,按总政治部规定的11首歌曲,达到人人会唱的要求,绝大
多数连队做到“五前一路”(开会、上课、开饭、点名、放映前和行军路上)都能唱歌的标
准。各部(分)队的俱乐部还落实了总政提出的“月月有晚会,处处有歌声;经常作游戏,
假日有活动”的“四句话”的要求,增进了干部、战士的团结,活跃了部队文化生活。
1965年,各部(分)队响应毛泽东主席的号召,广泛开展了群众性水上体育活动。凡有
条件的部(分)队都组织干部、战士学习游泳。合江军区所属22个边防站、793人参加了游泳
活动,平均下水训练31个小时,有60%的人员学会了蛙泳,其中四合站有95%的人员能横渡30
0米以上的江河。81650部队有4个连队组织了群众性水上练兵活动,经测验有95%的人员学会
了游泳。
三、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化活动
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各部队贯彻执行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军队政治工作
的决议》,适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革开放这个大趋势,从部队全面建设的实际出发,认真
抓好部队的文化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收效。
(一)俱乐部活动
1981年,81677部队在机关办起文化活动中心的基础上,先后在12个连队办起了“边防战
士之家”(俱乐部),为每个连队购买了图书、文体器材。在开展活动中,既注意抓好经常
性的活动,又注意配合中心任务。如在开展反腐蚀教育中,针对有些战士唱不健康歌曲问题
,组织学唱《社会主义好》、《跟着共产党走》、《愿把青春献边疆》3首歌;针对一些战士
传看手抄坏书问题,开展了《星火燎原》的故事会活动,部队首长亲自参加故事会,给战士
讲60年代“建边”初期“十二个土豆过春节”的故事。通过读一本书、唱一首歌、讲一个革
命故事,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更有实效。1982年初,利用文化中心开
办了美术、摄影、故事员等学习班,培训骨干50名;分别在“五·一”、“五·四”、“七
·一”等节日期间举行了歌咏、排球、象棋、魔方比赛。同时,部队文化中心点巡回播放李
燕杰、谢彪2人报告会录音,开展东北抗联5烈士事迹图片巡回展和连环画巡回阅览。1982年
7月,沈阳军区在81677部队召开“边防战士之家”现场会后,推动了省内各部队俱乐部工作
的发展。
81777部队1979年组建以来即通过开展文化活动推动部队建设。1983年举办了1期书画骨
干集训班,请驻地佳木斯市文化单位的人员来上课,为基层培训了一批能写会画的人才。在
开展学习朱伯儒活动中,绘画骨干积极创作,共绘制宣传朱伯儒事迹的画137幅。他们还结合
驻地寒区的特点,组织干部战士以雪为背景,创作出41种雪地游艺节目,很为干部、战士所
喜爱。
(二)体育活动
驻守在高寒地区的81697部队四连结合部队的性质任务在组织体育活动中,注重强化干部
战士的耐力训练,从难、从严要求干部战士,单杠引体向上,1次要连续完成30个;双杠双臂
曲伸,1次要完成40个;每天就寝前练半小时,每人完成俯卧撑、仰卧起坐各200次。同时选
择了长跑、爬山两个项目,不断增加锻炼的强度和难度,如负重长跑、持枪爬山等,从而在
高强度、大密度的运动中增强了干部战士的耐力。他们还把严冬“三九”做为体育锻炼的黄
金季节,主动与北风和冰雪打交道,组织越野、爬山等活动。经过长期锻炼,全连干部战士
都能闯过“北风关”和“冰雪关”,增强了耐寒本领。1978年,四连在沈阳军区建制守备军
事训练考核的13个项目中,取得9项第一,先后被省军区、沈阳军区树为“训练标兵连”、“
硬骨头六连式连队”。1981年4月,四连战士孙洪军、李时运被选到“八一”军体队集训,并
于9月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队队员,参加了国际军事体育委员会在瑞士举行的军体运动会
,取得良好成绩,为中国军队争得了荣誉。1980年,伊春军分区所属81685部队针对边防分队
长年执勤,地处寒区的特点,有计划地组织了滑雪集训,历时24天,共120人进行了基本动作
和综合训练,安排了山地长途奔袭、全境滑雪巡逻等内容,为部队全面普及滑雪巡逻打下了
基础。
各部队在组织开展体育活动中,都定期和不定期地举办各种体育项目的比赛或军体运动
会。81032部队每两年举办一次篮球、乒乓球比赛,推动了所属部(分)队体育活动的开展。
1980年至1985年间,81032部队乒乓球代表队共4次荣获沈阳军区业余乒乓球赛男子团体第一
名。1984年在沈阳军区运动会上,81032部队获军用枪团体比赛第一名和4个单项第一名的好
成绩。黑龙江省军区分别于1977年8月和1980年7月举办了第三届和第四届军体运动会,较好
地推动了基层连队体育活动的开展。截至1983年,黑龙江省军区所属80%的连队都能达到197
7年7月总参谋部、总政治部颁发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部队锻炼项目标准。
(三)电影宣传
各部队在开展文化工作中,充分利用电影宣传对部队进行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同
时注重电影宣传配合部队中心工作,使干部战士既受到教育,又活跃了文化生活。1980年部
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81777部队电影组放映了《屈原》、《甲午风云》、《在烈火中永生
》、《西安事变》等6部影片,使教育搞得生动活泼。影片《天山行》在部队放映后,对干部
、家属触动很大,81777部队政治处把家住11个城市的14名来队探亲干部、家属请到一起,召
开了电影《天山行》座谈会,使这些家属深受教育。部队进行冬季阵地练兵,干部战士冒风
雪、抗严寒、住坑道,条件非常艰苦,这个部队又安排放映了《上甘岭》、《英雄儿女》等
3部影片,干部、战士反映说:“看了影片,和老前辈比一比,我们今天吃点苦算不了啥。”
各部队在组织电影放映工作中,注意使电影宣传工作多样化、群众化、扩大了影响面。
81675部队电影组采取创办电影宣传画栏、电影宣传报、举办电影专题广播等形式,让战士经
常听到、看到有关电影内容的文章、图片和人物简介,激发战士爱电影、想电影、关心电影
、评价电影的热情。同时还组织趣味性较浓的活动。如1983年春节,电影组开展了评选“优
秀影片”、“你所喜爱的银幕形象”,“影片中英雄人物豪言壮语填空”等活动。81777部队
为搞好影评,联系实际对各种类型的影片进行了评论探讨,如联系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
主题,评论《甲午海战》、《上甘岭》、《高山下的花环》,联系批判资本主义评论《金环
蚀》、《阳光下的罪恶》等,提高了干部战士的思想水平和欣赏能力,有力地促进了部队电
影宣传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文艺创作活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部队文艺创作人员贯彻执行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本
着解放思想,不断繁荣部队文艺创作活动的原则,创作出许多群众喜爱的、艺术价值较高的
文艺作品,为活跃部队、繁荣文学创作做出了贡献。
省军区绥化军分区原副政委、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专业作家孙俊然的处女作、长篇小说
《长长的乌拉银河》(30万字)1977年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填补了表现中国鄂伦春族
生活的长篇小说的空白,被总政治部列为军事文化优秀书目,沈阳军区授予建国30周年文学
创作优秀一等奖,个人荣立三等功。1981年3月,他的以描写赫哲族人民斗争生活的长篇小说
《安图的后代》(32万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被列为《当代文学丛书》,沈阳军区授
予优秀创作奖。同年孙俊然被中国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在1981年至1985年期间,孙俊然先
后创作了取材于日本侵华战争开拓团生活的长篇小说《殇》(27万字),由解放军文艺出版
社出版;长篇小说《窦尔敦外传》(22万字)获《章回小说》创刊三周年二等奖。
省军区军志办主任孙成武多年来结合本职工作从事文学创作,截至1985年已创作出版中
篇《霍夫曼神父》、长篇《狗肉将军外传》等3部,历史和战争题材的小说和特写及报告文学
《永远不能忘》、《边境无小事》、《发自珍宝岛的报告》等几十万字的作品。81032部队军
史党史办主任张洪舜,长年坚持业余文学创作,发表了《狮子》等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几
十万字,作品多次获奖,小说《党委决议》被选入中学课本。第一航空学院宣传干事马合省
,几年来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出版了诗集《问津草》、《苦难风流》、《老樯》、《莫
愁》等4部,长诗《远去的火焰》等3部,在军内外有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