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武器装备

  1945年10月14日在沈阳组建军工部,隶属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后勤部。1947年2月,东北局 又决定把从沈阳运出的全部设备及人员运到北满的合江、牡丹江地区建厂。从此,东北民主 联军的军事工业开始在黑龙江地区建立和发展起来。
    一、总军工部
    1947年2月,伍修权被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兼军工部长。5月,仍任命韩振纪为军 工部长,伍修权不再兼军工部长。
    9月14日,在哈尔滨召开了军工会议,决定成立东北民主联军总军工部,改由联军总部直 接领导,任命何长工为部长,伍修权兼政委,韩振纪、王逢原、江泽民为副部长。统一领导 整个东北地区的军工生产。9月,东北人民解放军划分为东北野战军和东北军区,军工部隶属 东北军区。
    二、各办事处的创建和发展
    为加强对各地区军工厂的管理,军工部在东北各地先后成立了9个军工办事处,各办事处 负责领导本地区所属军工厂的建设和生产。黑龙江地区先后成立了6个办事处。
    (一)军工部兴山第二办事处
    兴山第二办事处组建于1947年2月,所属工厂有3个:手榴弹厂、炼钢厂、子弹厂。手榴 弹厂是1946年8月由军工部派到佳木斯的周监祥筹建起来的,他先接收了原合江军区后勤部的 爆炸厂,即“合江铁工厂”,又接收了东北军政大学的一部分机器设备,并在佳木斯飞机场 收集了几部车床,最后在光复大街建立起“佳木斯手榴弹厂”。炼钢厂和子弹厂都是1947年 2月从珲春迁到朝鲜阿吾地后,4月又迁到兴山的军工部炼钢厂和第三兵工厂。第二办事处成 立后,对所属3个工厂进行了调整,把手榴弹厂定为一厂,炼钢厂定为二厂,子弹厂分为三、 四、五、六厂,三厂修造机器和生产制造枪弹的专用工具,四厂生产弹壳,五厂生产弹头, 六厂装配枪弹。此外,还建立1个生产手榴弹木柄和子弹包装箱的木材厂。
    (二)军工部鸡西第三办事处
    鸡西第三办事处创建于1946年6月,对外称“建安公司”。6月,叶林带5名干部、1个警 卫排和20余名日籍人员首先到了鸡西,着手筹建办事处。10月,办事处所属第一厂(手榴弹 厂)正式成立。然后,又在哈尔滨建立雷管厂,供鸡西手榴弹厂用。经过短短4个多月的日夜 奋战,于1947年初,手榴弹厂的筹建和产品设计基本完成,并开始批量生产,到2月中旬日产 量达2500枚。
    在手榴弹厂建成投产后,鸡西办事处又相继成立了二、三、四厂。二厂的任务是生产修 配五○掷弹筒弹、八一迫击炮弹、加工两弹用的引信体;三厂任务是铸造引信毛坯,修配和 制造机械设备;四厂的任务是生产雷管、引信装配、复装五○掷弹筒弹、八一迫击炮弹。19 47年2月以后,还抽调力量筹建装备炮弹厂、炮弹零件机械加工厂、翻砂机械修理厂,扩大生 产能力,增加弹药生产品种。1947年生产弹药4个品种,总产量为998250发;1948年生产弹药 12个品种(其中有9个新品种),总产量为2696356发。这年还生产了(溶化收取)航弹炸药 60吨。1949年生产弹药7个品种(其中一个新品种),总产量为1813597发。第三办事处生产 的这些弹药,大部分品种是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研制出来的。最主要的是:木柄手榴弹、三 株式迫击炮弹引信、六○迫击炮弹、栓销式迫击炮弹引信、猎枪式发射管。
    (三)军工部北安第四办事处
    1948年1月,吉林军区后勤部军工部搬迁北安,改称军工部北安第四办事处。办事处所属 工厂有3个:一厂、二厂、木材厂。一厂建在南大营负责修械和弹体翻砂铸造、机械加工、冲 压焊接等;二厂建在东大营,负责炮弹总装;木材厂负责生产枪托和炮弹包装箱。3个工厂都 是在1948年1月至7月建成的。7月,第四办事处根据军工部下达的任务,开始试制和生产八一 迫击炮弹。
    (四)军工部齐齐哈尔第五办事处
    齐齐哈尔第五办事处其前身是新四军三师军工部。1946年4月28日,三师军工部36人在部 长田汝孚率领下进入齐齐哈尔市,并接收了“嫩江省修械所”。1946年6月,三师军工部奉命 将工厂迁至嫩江县,齐齐哈尔只留几十人修理枪械。迁至嫩江后,为了扩大生产能力,将在 讷河县民主联军某部修械所的设备和人员归入,下设3个分厂:一分厂为机工厂、二分厂为弹 药厂、三分厂为铸造厂。在嫩江期间共生产八一迫击炮弹3300枚,八二迫击炮弹4624发,手 榴弹21730枚,还修复了一部分枪械。1947年4月,着手试制六○迫击炮弹。7月,又由嫩江迁 回齐齐哈尔,接收了解放木工厂、氧气厂和汽车修理厂。机工、弹药、木工、修械、汽车修 理和铸工6个分厂。9月,汽车修理厂交出,铸工分厂并入机工分厂,共保留4个分厂,一分厂 、二分厂、三分厂、四分厂。1947年共生产八一迫击炮弹150054发、八五炮弹5160发、六○ 迫击炮弹648发、手榴弹62698枚、六八炮376门、六八炮弹13566发,爆破筒6000个。此外, 还完成了各种军械的修理任务。1948年4月,改称军工部齐齐哈尔第五办事处,到年底共生产 六○迫击炮弹151615发,基本上保证了战争的需要。
    (五)军工部牡丹江第六办事处
    牡丹江第六办事处的前身是牡丹江炮工处。1946年初,由牡丹江军区后勤部在牡丹江市 西三条路办起一个修械所。1947年3月,修械所改称炮兵工程处,到9月,共修好各种火炮47 7门。10月,炮兵工程处划归东北民主联军总军工部领导,改称军工部第六办事处,主要任务 是修复火炮。10月,在牡丹江又成立炮司复装厂,主要任务是复装四一式山野炮弹,因场地 狭小,于1948年8月1日迁往敦化建厂。1948年2月第六办事处为生产炮车鞍架、挽具所需要的 各种皮件,接收哈尔滨道外十九道街由白俄经营的皮革厂。接收后该厂生产了大量炮车皮件 ,保证了修复好了的火炮的需要。同月,第六办事处又派人到刚解放的吉林市,接收了东局 子修械厂。从1947年10月成立到1948年9月,共修理各种火炮609门。1948年12月,第六办事 处撤销,所属修炮厂改为北满分部直属四厂,敦化炮弹复装厂改为北满分部直属五厂,哈尔 滨皮革厂交地方政府。
    1946年至1949年期间,牡丹江第六办事处先后修理过八二迫击炮、九二步兵炮、重迫击 炮、战防炮、各种山炮、野炮、榴弹炮、高射炮、加农炮、机关炮等,共17911门。用这些炮 装备7个炮兵师和野战纵队的炮兵团。
    (六)军工部哈尔滨第八办事处
    哈尔滨第八办事处其前身为“总军工部驻哈尔滨办事处”,是1946年6月成立的。当时办 事处了解到前线部队急需的是能够击毁敌人坦克、装甲车辆的武器,于是哈尔滨办事处开始 组织反坦克武器的研制生产。以乐少华、钱志道、汤钦训、王立、陈其羽、魏祖冶、王雨果 、余侠平等几十名干部为骨干,设计并制造出反坦克燃烧瓶,共生产47161颗。紧接着又制造 出了第二个产品——雷管。由于前线部队急需,办事处技术室的人员克服了各种困难,先后 共生产了6万个雷管,及时供给了前线。
    1947年4月,军工部要求哈尔滨办事处在3个月内生产出200具掷弹筒和5万发掷弹筒弹。 为完成这一任务,经办事处与市政府领导研究决定,动员私营和公营工厂进行生产。到1947 年底,参加军工生产的私营企业已达300余家,不仅能制造掷弹筒、掷弹筒弹,还能制造六○ 迫击炮、六○迫击炮弹、八二迫击炮弹、马刀、信号枪等武器装备。
    各私营工厂生产出的炮弹零件最后由办事处技术室进行装配。1947年10月,哈尔滨办事 处撤销,成立实验总厂,隶属东北军区军工部直接领导,负责同私营工厂的加工定货、结算 付款、技术指导,提供图纸、工具和材料;并负责各种武器弹药的总装配、靶场试验和交付 部队。实验总厂设有8个附属工厂:直属厂,设有机加车间、工具车间、检验车间和总装车间 ,公营和私营工厂加工成的零件送到这里验收,组装成品,交付部队;东厂,原是第六纵队 设在南岔的修械厂,1948年3月迁到哈尔滨归属实验总厂,承担六○、八二迫击炮弹的弹体、 尾翅的加工;正记翻砂厂,由实验总厂派人筹建的,主要是翻砂铸造六○、八二迫击炮的弹 体,供各机加厂加工;星记工厂,由哈尔滨办事处技术室扩建而成的,主要是对各种炮弹的 总装;胶木厂是1948年3月由一家化工厂改建的,主要生产胶木引信、扩爆管等;联合一厂是 1947年11月建立的,主要生产迫击炮弹尾管、尾翅、弹夹、扩爆管等;联合二厂是1947年10 月建立的主要生产炮弹引信底火座及各种铜件加工;联合三厂是1947年10月建立的主要生产 弹体。3个联合工厂是实验总厂为保证产品质量,经哈尔滨市政府批准,在市总工会的支持下 和资本家自愿的原则下,把私营工厂中的一部分较好设备和熟练的工人集中起来建立的,实 验总厂派军代表任公方厂长,工厂工资由联合工厂支付,集中起来的设备不是没收,也不是 征用,而是入股,利润按私方股金和提供的设备多少来分红。这种军工动员生产形式,是一 个创造,在当时是行之有效的。
    1948年,实验总厂在哈尔滨市人民政府的密切配合下,对私营工厂进行了整顿,承担军 工生产的工厂由1947年的300多家减至56家,品种也减至4种。整顿后,专业化生产程度提高 ,产量大大增加。
    在动员私营工厂进行军工生产的同时,1947年初军工部先后派刘正栋、夏光伟、边成增 等人驻三十六棚铁道工厂组织军工生产。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生产10 00支信号枪任务。接着又生产出1000具五○掷弹筒。铸造分厂还承担了六○迫击炮弹和八二 迫击炮弹的弹体铸造,日产量3000个,成品率达80%至90%。锻造分厂负责锻造带血槽的马刀 来装备骑兵部队。此外,1947年秋季攻势之前,铁道工厂还根据前线作战的需要设计出有4个 小车轮,1米多宽,1.7米长,前后有射击孔,用13毫米钢板焊成,流线体,能乘坐1个人和 安装1挺机枪,人力推行可前进、后退、左右转弯的土坦克,共生产出18辆发往前线,在秋季 攻势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1948年10月,军工部决定在哈尔滨实验总厂的基础上成立军工部哈尔滨第八办事处,辖 有实验总厂、星记工厂、联合一厂、联合二厂、平房厂和被动员进行军工生产的私营各厂。 1949年3月28日,哈尔滨第八办事处撤销,5月以后,3个联合工厂撤销,设备和工人又退回给 私营工厂。9月,哈尔滨市的军工动员生产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