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路基土方机具
一、挖运土方机具
(一)人工取土
人工取土,即备用铁锹、土篮或筐、扁担等简单手工工具,一般运距在20—50米之间。
50年代至60年代,黑龙江省公路部门进行的路基、桥梁土方工程及公路养护、维修,主要依
靠手工工具作业。而后,手工工具逐年减少,只作为施工机械的补充。
(二)手推车运土
手推车运土,运距在100—200米之间。手推车多在修建路基、引道及公路养护中使用。
这种工具一直延续下来。
(三)轻轨斗车运土
轻轨斗车为自制的一种运土工具,多用在集中取土路段。铺设轻轨一般长500米左右,即
将钢轨钉固在枕木上,用平板斗车装土运送。1958年,齐齐哈尔市交通局修筑齐齐哈尔至富
拉尔基的跃进公路时,曾采用轻轨斗车运土。有的修建大桥引道亦铺设轻轨运土。
(四)索道运土
路基土方工程,有的采取架设索道运土。这种方法,齐齐哈尔市交通局在修筑跃进公路
时曾采用过。一般索道用钢丝绳,两侧用卷扬机启动,绳上悬挂土篮,一空一重相向分道滑
行,既加快了工程进度,又节省了工程费用。
(五)汽车运土
公路部门修筑路基遇有低洼地段或高填方路段,多采用汽车进行远运土。尤其是80年代
之后,修建的公路等级较高,外运土量较大,主要依靠汽车运输。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引
道工程,大部土方是由汽车远运填筑。公路养护运土、砂,亦多用汽车运送。
(六)推土机推挖土方
1960年,公路部门开始用推土机挖推土方。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为支援大庆公路建设,
分配给交通部门推土机50台。1970年,黑龙江省国防公路建设指挥部所属各工程处,以及地
、市公路部门,已配置了一部分推土机。1980年以后,各公路施工单位均普遍备有推土机。
二、土基压实机具
(一)人工夯实
50年代,公路部门在路基土方工程施工中,较普遍采用人工夯实。夯,有木夯和石夯之
分,用2至4人,高抬急落,一夯压半夯,可达到80—85%的密实度。木夯用直径较大的圆木制
成,一般为高60厘米,径30厘米左右,上部两侧用两条木棍钉牢;石夯一般用粗料石加工制
成。一般为正方形,尺寸为40×40厘米,高30厘米,用8号铁线绑牢。
(二)拖拉机压实
60年代以后,公路部门修筑路基,多使用履带拖拉机进行压实。1970年至1977年,省内
部分专业施工队伍和量大部分公路站(段),购置了履带拖拉机,用之碾压土方、推土。履
带拖拉机碾压密实度可达85%。路基上层碾压须配压路机,才能达到标准要求。
(三)滚筒压实
滚筒有两种;一种是用混凝土浇筑的实体滚筒;一种为外皮用厚铁板弯成的圆滚筒,内
间填以砂石。滚筒一般重量3-4吨。以上两种滚筒,均采用铁框并加挂勾,用拖拉机或畜力
牵引。50年代至60年代,公路部门对改建局部路基土方工程,多采用滚筒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