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救灾运输

  一、支援外省救灾
    1965年,陕西省榆林地区遭受罕见的旱灾,夏粮严重减产,党中央、国务院为确保灾区 人民生活,调拨大批粮食。由于当地运力不足,同年9月,交通部抽调东北3省和华北5省市交 通运输部门汽车750辆,挂车328辆。其中,决定黑龙江省出汽车100辆,挂车50辆。省公路运 输管理局接到任务后,立即调动哈尔滨市运输公司和安达运输分公司各出解放牌汽车50辆、 挂车25辆。并配备油罐车1辆,工程车1辆,保修工具2套,发电机3台,蒸气烤车炉7个。随车 职工252名(驾驶员134名,修理工64名,辅助工23名,干部31名),组成援陕救灾运输大队 。省运管局副局长王学璋为大队长,政治部负责人张介非为副队长。车队于10月4日乘火车出 发,于10月9日到达铜川当即投入救灾运输。之后,车队驻扎绥德灾区,职工坚持学习发扬革 命根据地光荣传统,克服山高路险、运距长、驾驶难度大等困难,千方百计保证完成救灾物 资运输。汽车从铜川经延安到绥德往返一次900多公里,起初往返一次需3至4天,而后缩短到 2至3天,提高了运输效率。当月仅用23天就完成月计划的132.4%,首战告捷鼓舞了职工干劲 。在灾区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热情关怀与支持下,至1966年4月7日,历经半年多的时间, 安全优质的运输救灾物资共21863吨,超额完成任务23.8%。因事迹突出,受到陕西省人民委 员会、榆林专署、绥德县人民委员会的奖励。
    在进行救灾物资运输中,车队职工树立了高度责任心。例如,二中队驾驶员高俊才在卸 完粮返回驻地后,发现车厢缝里夹着一些粮食时,他上车用手一粒一粒抠出来包在手帕里, 第二天出车交给了粮库。在他的影响下,其它驾驶员都自己花钱买了缝针、小麻绳、笤帚等 ,发现粮袋破了就缝,看到掉的粮食就扫起来,并用筛子筛出杂物送到粮点。他们不仅运粮 尽职尽责,运输其它货物也是倍加爱护。一次二中队七班驾驶员徐殿武开车从绥德往铜川运 活猪,车过延安时已经黑天,猪既渴又饿乱叫。他想如不及时喂饮到终点猪有病死的可能。 于是他停车拎着加水桶到几处食堂要些泔水给猪喝,自己还花钱买了300多斤白菜喂饱了猪, 使猪一头无损的运输到了铜川。诸如此类的好人好事举不胜举,受到灾区人民数十次的表扬 。
    车队职工不仅在完成运输任务中一丝不苟,并关心灾区群众生活。一中队三、四班驾驶 员在驻地看到刘玉活老汉没有烧柴,用草根烧水做饭,驾驶员出车途中,给老汉用手薅了30 0多斤柴草。二班的职工在大年三十爬到黄陵山上薅了500多斤柴草作为礼物献给辛店乡群众 过年用。此外,车队为帮助灾村活跃文娱生活,职工自动买了书报和娱乐、体育等用品捐献 给龙弯村,办了一个俱乐部。一、二中队还组成社会服务组和修理组,利用业余时间走村串 户,帮助捡修农机具及学校桌椅板凳等,同时还为五保户挑水、扫院子、看病。据不完全统 计,黑龙江省援陕车队在完成运输任务期间,为群众捎运蔬菜17.3万公斤,打柴草29万公斤 ,理发120多人次,看病50多人次,修理农具和家具400多件。灾区人民称赞说“是毛主席派 来的好车队”。
    黑龙江省援陕车队职工和陕北人民建立了深厚感情。在车队回省前,当地数以千计的小 学生、职工、居民和来自至义、四十里铺等地农民代表带着灾区人民的情意,向车队赠送红 领巾、鞋垫、荷包、烟口袋、毛巾、香皂、香烟、红枣、瓜子等多种纪念品和食品。车队为 回敬陕北人民的热情,向他们捐献(集资)买了2000多册毛主席著作和一些笔记本、铅笔; 职工还制作了一个讲台,两台抗旱水车等献给了绥德人民。此外,还买了500多棵柏树、槐树 苗与绥德人民一起在仓讫塔山上栽植一片友谊林,并立了一个纪念碑。当车队于4月12日返程 时,受到绥德县各级领导和万余群众的历时3个多小时的热烈夹道欢送。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了强烈地震。为响应党中央支援救灾重建新唐山的号召,根据 上级指示,黑龙江省运输公司于10月初,抽调省直属第二汽车队汽车23辆(带挂车)和57名 职工,组成了黑龙江省支援唐山运输队。车队在党委副书记赵万金带领下,于10月9日到达唐 山驻地开滦吕家坨矿复建工地后,学习灾区人民“地大震,人大干”的英雄气概,发扬大庆 工人战天斗地硬骨头精神,开展了克服困难,人人为抗震救灾作贡献活动。为多拉快跑,许 多驾驶员早晨3点多钟出车,晚间9点多钟收车,运距50多公里,每车日运2至3次。张芳、高 凤学等人驾驶的汽车(带挂车)日跑4趟,单车运货40吨,车日行程420公里,付兴国驾驶的 汽车1天最多运5趟。保修工人为保证多出车,坚持做到小修不过夜。领导干部起早给车加水 ,晚间同工人一起抢修车辆。汽车完好率一直保持99%。由于全体职工同心协力,相互配合, 奋战3个多月,于1977年1月末,提前74天,完成了原定半年时间运输1.52万吨物资任务的计 划,实际完成2.17万吨,超额6500吨,受到救灾指挥部的表扬。
    二、支援省内抗洪、抗旱
    1953年7至9月间,松花江、嫩江均发生特大洪水。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松江、黑龙江 两省交通部门积极组织调动车辆参加防洪物资运输。仅哈尔滨市就抽调公路运输部门和机关 企事业汽车3000多辆,马车100余万辆次,完成抢修险提土方35万多立方米。
    1976年至1979年,黑龙江省部分地区连续3年因春季雨量少,遭受特大旱灾,春播春种受 到严重影响。根据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政府抗旱保春耕的指示,黑龙江省运输公司先 后组织抽调各市县运输部门和机关企事业汽车1.1万余辆次,分赴青冈、明水、林甸、依安、 龙江、富裕、集贤等县农村运水和种子。1980年,拜泉县发生了严重春旱,齐齐哈尔、泰来 、克东、克山等市县抽调汽车100辆支援拜泉抗旱。司机吃住在车上,把水、种子、化肥等运 送到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