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路铁路水路联运
1950年10月,为贯彻东北公路总局召开的各省公路局、运输公司联运会议精神,松江省
运输公司设立了联运科,并向市县运输公司、站发出建立联运机构、开展联运的通知。哈尔
滨、牡丹江、佳木斯市运输公司,密山、阿城、尚志、五常等县运输站,福利屯、山河屯等
运输分站,先后成立了联运站、组,并与托运部门签订合同,开始试办省内外公路、铁路货
物联运。I951年全省联运站点发展到46个。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绥化、望奎、拜泉等19个
市县运输公司也先后开办了公路、铁路联运。1952年,松江、黑龙江两省运输公司与国营华
东联运公司签订联运协议,共同办理铁路、公路整车和零担货物联运。1953年,松江、黑龙
江两省根据东北区运输公司发出停办联运业务的指示而停办。
1956年,公路、铁路联运相继恢复。同年5月,黑龙江省运输公司和齐齐哈尔铁路局在拜
泉公路运输总站与克山铁路车站组建联运办公室。并试行“一磅到底”,即经铁路发往各地
的货物,由当地公路运输部门1次过磅检斤,铁路到达的货物由联运办公室调配汽车直接运送
到拜泉县各物资部门。采取此种办法,货物周转比过去缩短1至2天,同时方便了货主。7月,
黑龙江省运输公司与哈尔滨铁路局在肇东车站成立联运办公室,统一接运肇东、肇州、青冈
、兰西铁路、公路发到货物,实行铁路、公路运杂费分别结算。铁路到达货物由车站货物处
提前预报给公路运输部门联运人员,按计划接取、调配车辆运输。以后公路、铁路联运在黑
河、嫩江、尚志、延寿、方正、东宁、鹤岗、萝北等地推行,其组织形式也不具一格。
1959年3月,集贤县运输公司与福利屯车站及富锦、宝清、集贤、抚远、饶河等县运输公
司和各地物资部门组成联运办公室,试行产、供、运、销一条龙。实行统一组织领导,统一
铁路,公路货物运输计划,统一受理铁路、公路货物托运,统一调度汽车运输。福利屯火车
站对公路运输部门汽车进货场不受昼夜时间限制,随到随装卸。富锦、宝清县运输公司的汽
车过去由当地至福利屯货场一天只运一趟,而实行公路、铁路联运后,2天运3至4次,货物周
转缩短1至3天,物资部门减少驻在人员20多名。为传播这一经验,黑龙江日报、黑龙江广播
电台分别报导消息和发表评论。同年8月,中共黑龙江省委工业部,在福利屯召开现场会议向
全省推广。会后,省、地、市、县经委和部分县成立了联运办公室,以加强对联运工作的组
织领导。
1960年9月,公路与水路开始货物联运,先由哈尔滨市运输公司与哈尔滨港务局试点,之
后又在肇源、巴彦、木兰、通河、佳木斯、黑河等港站推行。
1960年末,黑龙江省已组织市与市、市与县、县与县、县与公社之间公路、铁路、、水
路一条龙联运路线530条。
1961年,黑龙江省交通厅,哈尔滨、齐齐哈尔铁路局,黑龙江省航运管理局联合制定颁
发了《黑龙江省铁、公、航货物联运规则》,具体规定了铁路、公路、水路办理联运货物托
运、交接、组织车船运输、运费结算和事故处理等。在实施中,由于公路运输部门运力不足
,不能及时集散铁路、港口码头到发货物,相互间运费结算不及时,使联运曾一度流于形式
。
1965年7月,黑龙江省经委召开了省、市、县联运办公室会议,会上确定对铁路、公路、
航运和物资部门发生的运输、装卸等费用,实行分头记帐、同城托收承付的办法,使当天费
用当日清,解决了以往相互拖欠、财经混乱的现象,既加速了资金周转,又加强了团结协作
。同年11月,黑龙江省交通厅、黑龙江省银行和哈尔滨、齐齐哈尔铁路局在肇东县联合召开
了公路、铁路联运统一结算经验交流会。
1975年8月,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工交办在牡丹江市召开了全省铁路、公路、水路联运会
议,总结交流了牡丹江、青冈、黑河、东宁、嫩江车站、兵团三师、富拉尔基和尚志、方正
、延寿等地联运经验。并明确规定了联运办公室的任务是:组织站港联运货物集散,保证站
港畅通;组织社会车辆参加运输;组织铁路专用线共用;组织劳力及时装卸车船,更好为货
主服务。
1979年,根据国家经委、铁道部、交通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开展联合运输的
通知》精神,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等市先后创立了联运公司。1983年,黑龙
江省建立联运服务网点93个,办理省内外铁路、公路、水路整车、零担货物联运业务。1985
年,全省共完成联运货物800余万吨。
二、机关、企业汽车联运
1960年初,为贯彻中共中央批转交通部党组《关于统一使用机关企业货运汽车的报告》
和中共黑龙江省委指示精神,黑龙江省交通厅与哈尔滨市交通局组成工作组,在香坊区动力
之乡进行组织汽车联运试点。组织机关、企业货运汽车20辆,以人、车、财三权不变的原则
,组成动力之乡运输公司,统一管理使用各部门货运汽车运输。经过半年实验,汽车运输效
率和技术状况均有明显提高。随之在哈尔滨市各区、牡丹江、鸡西等市进行推行。1961年11
月25日,黑龙江省经委召开各行署、市经委、交通局和省直有关厅(局)负责人参加的关于
统一使用机关企业货运汽车工作会议,并讨论制定了方案。但后因多数单位对组建汽车联运
认识不统一,未能全面实现。
进入70年代,社会各部门载货汽车迅猛增长。1979年,黑龙江省已有民用载货汽车5270
4辆。哈尔滨市交通局调查,每百辆汽车有64%的车辆相向空驶。同年12月,佳木斯市根据货
车供过于求、空驶多、运输效益低、能源浪费大等情况,开展货运汽车联运,将机关、企业
380个单位,760辆货运汽车,按行业系统组成59个汽车联合运输队。1980年,汽车联合运输
队完成货运量和周转量分别比建队前提高31.3%和34.3%,盈利比建队前提高1.3倍;1981年完
成货运量和周转量分别比上年提高35%和43.5%,盈利比上年提高29.7%;1982年完成货运量和
周转量分别比上年提高42.5%和49.3%,盈利比上年提高27.9%。车辆空驶率由建队前的平均6
5%下降到50.5%。每年节约运力150辆,节省汽油450吨。至1983年12月,汽车联合运输队发展
到82个,有货运汽车928辆,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调度、计划运输、单车核算。
1981年6月,肇州县将68个单位的170辆货运汽车组成18个汽车队,成立了肇州县货运联
合运输公司,对车辆使用管理、技术状况、运输效率等均有了改善和提高。
1983年12月,黑龙江省省长陈雷、副省长宫本言在佳木斯召开公路运输改革会议,推行
佳木斯市和肇州县汽车联合运输经验。但随着公路运输市场的开放,1985年,各地所组建的
联合公司、车队全部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