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职工教育
新中国建立后,黑龙江省公路部门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职工教育,以提高政治、文化、技
术素质。
一、学习班培训
50年代初,黑龙江、松江两省公路交通系统职工的文化水平低,各级交通部门首先对职
工进行扫盲教育,把一部分文化程度低的干部送到工农速成中学学习。同时,还针对技术工
人、专业干部缺少的情况,组织培训。1951年,黑龙江省公路管理局在克山县建立汽车学校
,为运输企业培养一批汽车驾驶员。松江省运输公司采取以师带徒方法,由汽车司机培养助
手,经过实际操作,在短期内培养一批汽车驾驶员。同年,在东北区公路总局运输处和东北
区统计局的领导下,黑龙江省公路管理局举办统计干部培训班。副局长王剑秋任班主任。共
培训60名在职干部。1952年,黑龙江省公路管理局利用运输淡季,又举办两期统计干部培训
班,抽调71人,学习45天,政治课占40%,专业课占60%。
1953年,东北区公路总局先后办有技术、统计、干部培训班。黑龙江、松江两省公路管
理局选派技术人员5名,统计人员12名,公司经理,车队长、股长、优秀科员85名参加培训班
。至年末共送东北区公路总局培训班学员340余人。
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为适应公路事业迅速发展,解决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的矛盾,黑龙
江省交通厅在佳木斯、莲江口、哈尔滨荒山、安达等地,举办了为期6个月的短训班,抽调在
职人员学习测量、施工等技术。这个时期,各地、市、县养路段和工程队,还利用每年冬季
举办不同规模的技术业务训练班。“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些短期和季节性的训练班停办。
1980年6月,黑龙江省交通局为加强职工教育工作,成立教育处。局直属各单位及地、市
交通部门也先后建立教育处、科。1981年12月24日,黑龙江省交通局成立职工教育委员会,
地、市、县公路交通部门也相继成立职工教育委员会,并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
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本着“缺啥补啥”的原则,对职工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培训教育。有
的单位自办或几个单位联合办物资供应、机械管理、工会、业务、财务、测量、劳资、新工
人培训等多工种、多门类的短期训练班,学习时间不等。到1984年,全省公路交通部门组织
各类学习班参加专业培训的职工有24279人,合格人数为17451人。
与此同时,黑龙江省交通局(厅)及地、市、县交通局对企业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
,普遍进行党的方针政策、经济理论和管理知识的培训。办各类干部培训班231个,达一万多
人次。
二、专业学校培训
黑龙江省公路交通部门对职工进行专业学校培训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组建干部训练班
1955年9月,黑龙江省运输公司干部培训班成立,地址设在齐齐哈尔市;1956年改称黑龙
江省交通厅干部训练班,地址迁至哈尔滨市荒山(后又迁至哈尔滨市南岗区顶新街)。干训
班人员编制由8人增加到15人。培训对象,主要是全省公路运输系统技术、业务骨干及各县运
输公司经理。学习时间,2至6个月不等。
1956年,黑龙江省交通厅干部训练班为解决公路技术干部之不足,从社会上招收40名初
中毕业生开办一个公路工程专业班,原定三年毕业,后因公路建设急需,于1958年初学员提
前肆业。这个培训班办学三年多时间,共培训县运输公司经理、股长、技术业务骨干、司机
和公路专业人员共500多名。
(二)省交通学校代培
1960年至1965年,黑龙江省交通学校通过函授方法,为公路交通系统培训在职职工。其
中汽车专业本科生103人,中专生238人。
1972年至1985年,黑龙江省交通学校与黑龙江省交通厅有关业务处、局联合举办运输、
财会、计统、监理等短训班和道桥大专班、公路企业管理中专班、职工道桥中专班、汽车工
业工农兵学员提高班、电工培训班、驾驶员培训班以及电子、机械、道路等专业电视大专班
和中专班,共培训982人。
(三)省交通干校办班
1984年,黑龙江省交通干部学校开办经理、厂长统考补习班24人(学期3个月),干部专
修科补习班63人(学习3个月),管理干部培训班23人(学期6个月)及电大经济管理班和会
计班65人(学期3年)。
(四)组建职工学校
1984年,哈尔滨、佳木斯、牡丹江3个市交通局分别建立职工中专。至1985年,有在校生
371人。设立汽车运用与修理、道路与桥梁、交通企业管理3个专业。有教师60余名。全省公
路交通系统有职工学校36所,职工业余学校144所,有专兼职教师500余人。
1985年,黑龙江省公路交通系统开办职工学校的有:
1.省厅直属公路交通单位
黑龙江省第二公路工程处、黑龙江省第三公路工程处、黑龙江省第四公路工程处、黑龙
江客车厂、黑龙江省公路局宾州养路段、黑龙江省公路局克东养路段、黑龙江省路桥公司水
泥厂、黑龙江客车装配厂。
2.各市、行署公路交通单位
哈尔滨市公路处、哈尔滨市运输公司、哈尔滨市第二运输公司、哈尔滨市装卸公司、哈
尔滨市航运公司、齐齐哈尔市公路处、齐齐哈尔市运输公司、齐齐哈尔市第二运输公司、佳
木斯市汽车修配厂、佳木斯市公路处、牡丹江市公路处、牡丹江市运输公司、双鸭山市公路
处、黑河市公路管理站、大兴安岭行署十八站公路处、鸡西市交通局。
3.各县公路交通单位
龙江县交通局、克山县交通局、克东县交通局、甘南县交通局、林甸县交通局、桦南县
交通局、密山县交通局、五常县交通局、双城县交通局、集贤县交通局、安达县交通局、铁
力县交通局。
(五)组织职工到院校、电大学习
到1985年末,黑龙江省公路交通部门组织选派职工到省内外有关院校学习的有90人。参
加电视大学学习已毕业的有36人(其中电子专业10人,中文专业26人),正在学习的有181人
(其中机械专业23人,企业管理和工业会计65人,公路工程管理30人,道桥63人),参加省
市党政干部大专班学习的有172人。
三、文化技术补课
从1981年开始,黑龙江省公路交通部门对青年职工进行了初中文化和初级技术补课。到
1985年,全省交通青年职工在44325名初中文化补课对象中,已有38488名补课合格,占86.8
%。在22481名初级技术补课对象中,已有18841名补课合格,占83.8%。这两项都超过了中共
中央、国务院8号文件提出的高限指标。
通过“双补”,全省交通青年职工的政治、文化、技术素质都有了相应的提高,文化程
度平均提高二年,技术等级平均提高一级。随后即转入职工的中级教育。全省公路交通部门
已开办职工高中班27个,培训1374人,中级技术培训班37个,培训100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