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测 量

  水道测量的任务,一般是调查研究自然河流适合航行条件的情况,为开辟航道、建设航 标、清槽捞石、水工建设以及出版水道图服务。
    一、勘测
    黑龙江水系河流的勘测始于1896年,沙俄的一支黑龙江调查队深入黑龙江勘测。1902年 ,沙俄成立了黑龙江水路局,以陆军陆地测量部地图(1870—1890)为基准,施测水域部分 。冰上以六分仪、测角器、测锁及卷尺,测量航路方向和航路里程。
    从1900年开始,沙俄在额尔古纳河进行调查勘测。1910年,沙俄当局令黑龙江调查队和 黑龙江水路局共同筹集资金,对浅滩进行原点标高及水面纵断标高测量。经1912年、1913年 的测量修正,完成了额尔古纳河水道的勘测任务。
    乌苏里江水道调查测量始于1896年。沙俄黑龙江调查队从伊曼河口(虎头对岸)到乌苏 里江口,用一般简易方法进行测量。夏航期测量浅滩,冬季测量河长及航道水深等。未用仪 器,仅用目测写生法结束测量。1904年夏,又从伊曼河口上游与乌苏里铁道交会点起,做河 床水深测量。
    沙俄对松花江水路的调查测量,最早是在1904年。由哈尔滨到松花江口,用平板方法测 量河床、浅滩水面坡降和水流表面流速,用平板交会法确定测深点位置,到1905年完成。
    1928年5月,中国民国政府派沈鸿烈(东北海军舰队司令兼东北联合航务局董事长)在哈 尔滨成立东北水道局。局长储镇于1929年夏季率领工程技术人员赴松花江各浅滩进行现场勘 察,并依次测量,为航道整治提供数据,同时在三姓浅滩勘测时做了一些整治工程。
    1931年,日本侵入中国东北。1932年,日伪开始勘测松花江水道。测量用极座标法,在 岸上设点,测量船在河中横向反复移动,打测深点时用经纬仪测定方位角,用测距仪测定距 离,以此法测出河床地形。
    东北沦陷时期,在松花江和黑龙江进行测量工作是由“福州”(解放后改名“锦州”) 、“满州”、“凤山”和退役炮艇“大同”、“利民”等轮作为专门的测量船,并在黑龙江 的嘉荫、乌云、奇克等地设了水尺,联合测定基准点的标高。测量资料没有对外公布。这期 间,也有苏联测量船只在黑龙江、乌苏里江上游测量。
    新中国建立后,为了发展黑龙江省航运事业,延长航道里程,提高航道尺度,航运管理 局按中央交通部布置,1956年对松花江水系支流,及黑龙江、乌苏里江中国一侧支流,进行 了一次航道普查。
    松花江干流的水道测量,于1958年建立航道测量队开始施测。1974年,在海军司令部航 海保证部和长春地理科学研究所的帮助下,航运管理局航道工程处组建了水道勘查队,对松 花江进行全面勘测。
    1985年,黑龙江航道局共有8个测量队,187名专业测量职工,分布在黑龙江水系的主要 江河上,为开辟航道、改善航标、疏浚浅滩和各项水上工程进行勘测工作,起到航运事业尖 兵的作用。
    二、水道图
    1896年,沙俄为了船舶在黑龙江上航行和掠夺资源的需要,组成“调查队”,经一年的 勘察测量,于1897年绘制出从黑龙江上游的延兴镇到下游伯力的水道图。其比例尺为1寸:2 俄里(1俄里等于106678公里)。这是第一份黑龙江水道图。1898年和1900年,又出版了同比 例的从黑龙江上口恩和哈达到延兴镇、从伯力到黑龙江下口庙街的水道图。这样,使整个黑 龙江有了完整的水道图,给船舶安全驾驶提供了依据。
    1911年沙俄绘制出1寸比2俄里的额尔古纳河水道图。以后又经两年测量修正,于1913年 出版了详细的水道图。
    沙俄对乌苏里江水道图的绘制时间虽早,但比较简陋。1896年绘制出较详细的乌苏里江 水道图,1907年正式出版。
    松花江最早的水道图,是由沙俄经两年测量后,于1906年绘制出版的。
    东北沦陷时期,日伪政权在勘测的基础上于1932年绘制出版了松花江水道图和第二松花 江水道图。随后又于1936年出版了黑龙江水道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1956年由交通部组织省航运局对松花工和黑龙江、乌苏里江中 国一侧的全部支流进行普查,在此基础上,描绘出普查水道图,注解中说明了各支流的可通 航情况及现有条件等。
    1961年,经航运管理局航道测量队对松花江干流勘测后,制成1:25000比例晒制蓝图, 装订成册,发行使用。1970年至1973年,又测绘了松花江航道图。1974年与1975年进行补测 ,绘制了松花江航道图。
    1976年,在海军航海保证部和长春地理科学研究所的协助下,绘制成比例尺为120000的 《松花江航行图集》。由海军航海保障部和长春地理所负责出版,同年12月发行。此《图集 》包括航道、航标、里程、航线、松花江概况、航行须知、水文资料、沿江市镇及主要码头 、港口、设计水位等。对松花江水运交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