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航空货运

  1950—1954年中苏民航公司经营期间,国家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社会对航空货运需 求量不大。中苏民航哈尔滨航空站,1951—1954年货运量分别为36.12吨、82.5吨、103吨 、220.92吨。1955年航空发运货物国营企业占59.4%,私营企业占40.1%,其它占0.5%。 1957年,国营企业为了压缩开支,哈尔滨航空站航空货物发运量有所减少。1958年后货物发 运量上升,1960年达到761吨。这一时期,哈尔滨航空站承运的货物品种主要有发电机、仪器 仪表、轴承、医药等,其中仪器仪表占48.6%。经济困难时期货物发运量又有下降。1966— 1976年10年间,货运量最高年份为1976年,全年货运量为894.9吨,最低年份为1972年,45 4.5吨。其余8年都在700—800吨之间徘徊。1979年7月,组织波音707型飞机货运包机,飞哈 尔滨—香港航线,承运哈尔滨出口服装110吨。同年8月,国家民航局批准民航黑龙江省局直 接承办黑龙江省至世界各地的航空货运业务。当年货运量首次突破千吨,达到1038.3吨。1 983年,受“5.5劫机事件”的影响,航班出现客源不足现象,民航黑龙江省局提出:“客源 不足,用货源补”的口号。改进货源组织办法,实行组织货源承包到人,分片包干,超额有 奖,完不成任务扣发奖金等措施,效果较好。当年货运量比上年度增加163.13吨。1984年, 国家经委在大连市召开了“全国用户座谈会”,民航黑龙江省局运输科,代表民航系统在会 上介绍了“取货上门,送货到家”的服务经验。1985年,哈尔滨阎家岗机场接待来自美国、 罗马尼亚、荷兰、伊朗等国航空公司大型货机包机25架次,为中国种畜进出口公司从美国、 丹麦运进良种牛1492头,种羊643头,其它物资102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