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生产事故
民航黑龙江省局自1950年到1985年的35年中,运输飞行从没发生等级事故,但是专业飞
行等级事故未能杜绝。按照事故等级标准,三等以上的事故分别有:
一、飞行事故
1.1952年4月16日,民航爱罗—45型952号飞机,自天津调机嫩江,执行春季护林任务,
因天气不好在沈阳滞留1日,4月18日11时42分飞抵哈尔滨马家沟机场。本场风向270°—300
°,着陆方向200°,与风向夹角近90°,成正侧风,风速5米/秒,机长准备不够,处置不
当,造成飞机急剧“地转”,致使952号飞机起落架、螺旋桨、机翼、吊舱严重损坏,不能继
续飞行。
2.1967年,民航第十二飞行大队在天津张贵庄机场飞行训练时,运—5型8340号飞机在
停机坪滑行,因刹车失灵,撞在相邻停机坪的运—5型8302飞机上,分别造成二等和三等事故
。
3.1971年5月4日,民航第十二飞行大队运—5型8338号飞机在吉林省通榆机场执行“林
化”飞行任务,因机场跑道翻浆,飞机滑行中,机轮下沉,致使螺旋桨打地,造成三等飞行
事故。
4.1975年7月17日,民航第十二飞行大队运—5型8320号飞机,在黑龙江省虎林县云山农
场执行大豆施肥任务。当日14时天气实况是90°左侧风,7米/秒,阵风9.4米/秒,能见度
>10公里,气温28.3℃。14:05做第三次起飞,滑跑中两次偏出跑道,仍未终止起飞,最后
失去操纵,冲出跑道头外113米,起落架后斜撑杆折断,汽油供油管断裂,飞机起火烧毁。正
、副驾驶均受轻伤。事故主要原因是机长违反运—5型飞机起飞侧风标准(正侧风不超过6米
/秒),不听航空机械师的提醒,遇特殊情况时,又束手无策,造成二等飞行事故。
5.1978年10月11日,民航第二十五飞行大队运—5型8335号飞机,执行哈尔滨—沈阳—
哈尔滨航线带飞任务。当日天气适航,机务试车检查发动机工作正常,即将机身表面积雪扫
除,但结在机翼上的冰扫不掉。机组开车后,将机头转向太阳,晒约5分钟,机组见缝翼前缘
滴水,遂请求滑出,并回答调度“冰已除完”。飞机滑进跑道后,08:20向225°方向起飞,
滑跑250米离地,飞机上升缓慢、杆舵抖动,机长请求返场落地。在转弯中调度员提醒:“注
意摆平机翼”,但为避障碍物,转弯坡度继续加大,最后失速坠地,飞机报废,人员安全。
事故主要原因是空地勤人员违反飞机起飞的有关规定,未彻底清除飞机上的结冰,破坏了飞
机空气动力,致使飞机坠毁,造成二等飞行事故。
6.1984年7月20日,上海管理局运—5型8110号飞机,在黑龙江省九三国营农场管理局尖
山农场执行“农化”任务。当天天气晴朗,能见度>20公里,无风,温度25℃。在第7架次起
飞时,10:44离地,10:46坠毁在距跑道头4100米的一座海拔330米的荒山上,飞机翻扣解体
,机长轻伤,副驾驶重伤。事故主要原因是飞机离地后,正、副驾驶注意力分配不当,在短
时间内,均未注意保持飞机姿态,造成二等飞行事故。
二、航空机务事故
1.1959年3月16日,民航黑龙江省管理处航空机械员在马家沟机场错将航空汽油B—91当
作B—95加上了伊尔—14型617号飞机,造成飞机起飞后返航。
2.1959年9月14日,民航黑河站航空机械员在黑河机场将两桶B—65号汽油加上了安—2
型819号飞机,造成飞机迫降。
3.1979年11月21日,民航第二十五飞行大队里—2型307号飞机在通辽机场,因为随机机
械员违反规定,顺侧风14米/秒地面开车,致使飞机双发螺旋桨打地,造成三等事故。
三、航空油料事故
1966年11月30日,民航佳木斯站航空机械师雷振山与油车司机周天福从油库往油车内抽
油,由于违反操作规程,致使油泵、油车起火,雷振山牺牲,周天福烧伤。
四、航空地面事故
1972年6月,民航第十二飞行大队运—5型8300号飞机在黑龙江省五九三农场执行“农化
”飞行任务,因停机坪系留不牢,飞机被大风吹翻,造成三等地面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