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地面保障

  一、场道保障
    1979年前,马家沟机场场道维护主要由空军负责。
    1963年,民航黑龙江省局在马家沟机场成立养场班,但工作量很小,主要是检查跑道及 平整碾压跑道凹凸之处。1966年改为场务队,1979年9月阎家岗机场建成,由场务队负责阎家 岗机场的维护工作。
    1980年3月,场务队划归修建科领导。1983年场务队分开,成立场务队和维修队。场务队 下设一个机械分队,维修队下设一个电力分队。
    1985年末,场务队有各种车辆18台,其中解放牌货车3台,解放牌翻斗车2台,黄河牌货 车1台,交通牌货车1台,探照灯车1台,解放牌消防车2台,扫雪车2台,洒水车1台,吉普车 1台,压路机2台,吊车1台,推土机1台。
    场务队主要任务1.场道维修。包括检查跑道,冬季扫雪、道面维修等;2.机场内和机 场东门外10公里内路面的维护;3.场区内清扫垃圾;4.机场消防;5.机场绿化。
    二、车辆保障
    中苏民航时期,由于航空运输量不大,全站只有车辆5台,其中特种车2台。到1958年增 加到7台。民航归军队建制后,为适应航空运输发展的需要,民航黑龙江省局成立了场务汽车 队,下设运输、场务、修理3个排。1980年3月组建油料车管科,以后车队又分成省局汽车队 和场务汽车队。到1985年底,地面车辆已发展到99台,其中运输车辆50台,特种车辆43台, 摩托车6台。
    民航黑龙江省局地面运输车辆担当接送旅客、航空货物装卸、拉送器材、飞机加油、专 业基地运油、生活用车等。1980年行车57263公里,到1985年已年行车898703公里。从1955年 起到1985年底,累计行车631.96万公里。1985年省局汽车队被评为哈尔滨市安全行车先进单 位。
    1969年前的20年,运输及特种车辆的大修,基本上由地方修理厂家承担,1970年,车队 抽调技术骨干组成修理排,由于设备及人员技术等原因,只能做汽车发动机的大、中修及省 局所属范围内车辆的中修保养和换季工作。1973年,充实了必要的设备和技术力量,正式成 立了修理排,配置了车工,钣金工等,承担省局及航站车辆的大、中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