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专业航空科研

第九章 专业航空科研与实验

  一、米—8直升机载液灭火与设备改装
    1984年春,民航黑龙江省局用米—8直升机在塔列吐河火场、胡得其河顶子火场和胡得其 河二叉顶火场进行了载液灭火试验。飞行14架次,其中喷洒灭火剂3架次;喷水11架次,取得 较为满意的效果。嫩江航空护林局,民航黑龙江省局派人参加测试,实地调查了灭火效果。
    3个火场喷洒灭火剂和水的效果比较,喷洒灭火剂效果好。喷洒水对地表火、沟塘火、森 林火(中小火势)也有效。对更大火势未作试验。经飞机喷洒的主要地带(长250—300米、 宽10—12米)火立即熄灭,拖尾地带、火势不同程度减弱。试验结果,经嫩江航空护林局, 民航黑龙江省局共同研究,肯定了米一8载液灭地表、沟塘、森林火之中小火势的有效性。有 关人员一致认为,在改进生产试验型设备后,秋季护林期间,继续试验。
    同年秋季护林期间,米—8直升机载液森林灭火设备(84—ZMS—1型)经过改进后,继续 在林区胡得其河等4个实际火场进行14架次灭火试验和嫩江农场模拟火场3架次灭火试验,取 得成功。
    米—8型直升机载液灭火设备的研制是1980年东北航空护林局提出的,1981年民航局列为 科研项目,1983年下达给民航黑龙江省局研制。1984年在东北航空护林局的协助下,民航黑 龙江省局完成研制并投入灭火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对设备的性能和技术指标进行了技术鉴 定。主持此项科研试验的有民航黑龙江省局刘启文、赵承明、孔祥瑜、田荣春和民航沈阳管 理局李长佳等人。
    1985年3月,经过民航局科学技术委员会技术鉴定,此项科研成果获民航局科技进步二等 奖。填补国内直升机载液灭火的空白。
    二、航空直播水稻科研
    民航黑龙江省局研究的航空直播水稻课题,1984年通过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技术鉴 定。并获民航局科研成果三等奖。
    1967年,民航黑龙江省局在国营八五七农场进行首次航空直播水稻试验,参加试验的空 勤机组有赵光明、周谁梅、王仪轩,地面技术人员有陈自业、余存如、龙锦芬、张慧玲、何 凤华、杨敬一等。飞行14架次,2:32小时,播种面积440亩,经测定,播种质量达到技术要 求,试验获得成功。但时值“文化大革命”,未能继续试验和推广。1979年,黑龙江省科委 重新把航空直播水稻试验列为1979年科研项目,下达给民航黑龙江省局。1982年,民航局又 补充下达“新垦荒地航空直播水稻试验课题”。在省科委和省民航局的领导下,由民航黑龙 江省局曹万庭、杨道训等人负责,先后在国营云山农场和呼兰县泥南灌区使用运—5型飞机继 续进行航空直播水稻试验。1979年至1983年,共实验飞行351架次,直播水稻面积18890亩。 同时进行直播稻田的航空化学除草和施肥实验,效果明显。据调查航空直播水稻比机械条播 ,每亩增收稻谷22.5-27.5公斤。
    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审定结论认为,本试验选题准确,设计科学,方案合理,材料齐全, 数据可靠,具有作业速度快,效率高,保农时,省工省种,降低成本等优点。对航空水稻直 播、施肥、杀虫、除草等系列化作业,提供了宝贵经验。这项新技术,1979年后,得到广泛 应用,范围扩大到稻田原茬免耕航空直播,收到良好效果。80年代初,这项新技术在全国11 个省、市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