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制机械也称压延机械,是将金属经过压延加工,达到一定几何尺寸和机械性能专用的
冶金设备,它包括开坯、轧制、平整剪切等工序。生产企业有第一重型机器厂、哈尔滨机联
机械厂、齐齐哈尔第一机械厂等。
一、开坯机(初轧机)
大型钢锭要先经开坯,然后再由别的轧机加工成材。开坯是轧钢的第一道工序,所以称
之初轧。初轧机不生产成品材,故称开坯机。
按机械行业产品分工,第一重型机器厂是全国制造大型初轧机(轧辊直径1 000毫米
以上)的唯一厂家。该厂从1959年起,共生产过6套初轧机,其中轧辊直径为825毫米的1套(安
装在四川江油钢厂,附设有825精轧机和800吨剪床),轧辊直径1 150毫米的5套,先后供
给包头、攀枝花、本溪、首都和鞍山钢铁公司。包头钢铁公司用的一套1 150初轧机系方
板坯初轧机,是国内自制的第一套大型初轧机,该机在1966年制成投入生产。包头钢铁公司
用的1 150初轧机投产之后,为酒泉钢铁公司设计过1套板坯初轧机,已投料加工制造。由于
国民经济调整,1963年7月,一机部通知停产,除收集区的堆料机、板坯堆置台、垛板架等770
吨成品和部分铸锻毛坯为攀枝花钢铁公司初轧机利用外,其余3 000吨在制品全部报废。
第一重型机器厂于1965年6月,在一机部、冶金部联合召开的冶金设备预安排会议上接受
设计制造初轧机任务,1972年成套交货,年末在攀枝花钢铁公司正式投入生产。这套初轧机
兼产方坯和板坯,轧线组成和布置与包头钢铁公司的一套相仿。可处理最大钢锭加大到16吨,
方坯最大断面300×300毫米,板坯最大断面250×1 500毫米。由于该公司将安装1 450毫米带
钢半连续式轧机和950/800毫米轨梁轧机,该轧机方板坯产量各占一半。这套轧机钢坯库装有
冷钢坯局部火焰清理机2台。
1965年第一重型机器厂接受了为本溪钢铁公司制造一套1 150板坯万能初轧机任务。
该轧机是专门制板坯的,装有大传动的大立辊机座,所以又称万能初轧机。
这套轧机是一套全新的轧机,其中剪切区1 035吨设备由沈阳重型机器厂设计制造。
轧机有钢绳牵引的运锭车、大功率的水平辊机座、立辊机座,剪切区设有火焰清理机辊道和
预留了火焰清理机位置。水平辊直径1 200毫米,辊身长为2 100毫米,两根轧辊分
别由4 600千瓦的直流电动机驱动,可进行可逆轧制;立辊由两台1 500千瓦直流电
动机传动,可轧制板坯侧面达到齐边和破磷的目的。该轧机可处理最大钢锭27吨,板坯成品
尺寸为250×1 600×9 000毫米,年处理钢锭可达300万吨,是国内自行设计制造的
第一套大型板坯初轧机,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接近国内外60年代初期先进水平。1970年6月一机、
冶金两部召开的上海会议上决定将这套初轧机和为酒泉钢铁公司设计制造的1 700带钢热
连轧机、冷连轨机全部安装到本溪钢铁公司。1974年6月这3套轧机成套制造完成,1975年7月
在本溪钢铁公司试轧,8月全线投入生产。
1974年3月一机、冶金两部决定第一重型机械厂为鞍山钢铁公司生产和安装于本溪钢铁公
司同样的3套轧机,但产品水平要求更高。初轧机在收集区增设了板坯水冷装置作为工业试验
设备,轧机主传动采用可控硅励磁,主要辅传动(500千瓦以下的直流电动机)采用可控硅供
电,并打算实现轧制过程计算机控制。该机交货后,因鞍山钢铁公司建设计划改变,未安装
使用。
1978年第一重型机器为首都钢铁公司成套交货1套1 150方板坯初轧机。轧机组成与
攀枝花钢铁公司一套相仿,由于首都钢铁公司主要用于轧制板坯,对具体设备进行一些适应
性修改,增加了钢坯火焰清理机辊道和预留了火焰清理机位置。
二、型钢轧机
50年代末期,第一重型机器厂接受第一机械工业部为北京石景山钢厂设计制造1套950/800
轨梁轧机任务。该轧机投入制造后,由于国民经济调整,1963年7月一机部通知停产。当时已
有成品2 314吨,半成品6 523吨,其中的1 528吨产成品在以后为攀枝花钢铁公
司生产的同一规格轧机上利用,其余全部报废。
1965年6月,一机、冶金两部召开的冶金设备预安排会议上,确定第一重型机器厂为攀枝
花钢铁公司设计制造一套以生产钢轨、钢梁为主要产品的950/800轨梁轧机。该轧机由1 150
方坯轧机供应坯料,成品为方、圆钢、重轨、工字钢、槽钢、角钢。年产量定为80~110万吨。
于1973年成套交货,总重1.7万吨。1974年,该轧机部分投入生产,1982年达到了110万吨的
设计产量,是国内兴建的唯一的大型钢轨钢梁轧机。
950/800轨梁轧机分两列布置,设有轧辊直径950毫米,辊身长2 300毫米的开坯机,800
×1 900三辊粗轧机(2台),850×1 000精轧机(1台)。与主机配套的有精整线和成品收集设备。
精整线装有直径1 800毫米的热锯,辊距为1 300毫米的悬臂辊式矫直机等大型设备。该轧机
有一个钢轨顶面全长淬火机组。把钢轨定尺加大到25吨和轨面全长淬火都是国内首次采用的
新参数、新技术。
三、板轧机
板材可以由板坯直接轧成,还可以先轧成带卷,再由加工线切成定尺的板材。前者称带
材轧机,后者称板材轧机,统称板轧机。
板轧机规格以轧辊辊身长度为标记。轧件在轧辊间往复轧制的称可逆轧机,轧件同时在
两个轧机以上轧制的称连续或半连续轧机;轧件热态轧制的称热轧机,冷态轧制的称冷轧机;
一个轧机有两个轧辊的称二辊轧机,有两个工作辊,两个支承辊的称四辊轧机,此外还有三
辊轧机和多辊轧机。
(一)60年代初,第一重型机器厂承担了为酒泉钢铁公司设计制造冷轧机的任务,由于国
民经济的调整,这两套轧机没有设计完就停止了。
1965年6月,一机、冶金两部召开的冶金设备预安排会议上,重新安排第一重型机器厂为
酒泉钢铁公司设计制造1 700毫米连续式热轧机、冷轧机。1970年6月,一机、冶金两部
在上海召开轧机会议,将这两套轧机的建设单位改为本溪钢铁公司。会议决定将第一架粗轧
机由二辊不可逆轧机改为四辊可逆轧机,并增加了第七架精轧机,粗轧机由5架改为3架。1974
年热轧机成套制造完成,这是国内最早制造的大型连续带材轧机。
1 700带钢热连续轧机由加热区、粗轧区、精轧区、卷取区、加工线设备组成。加工线设
备由沈阳重型机器厂设计制造。这套热连轧机1966年投料制造,1974年成套交货,建设单位
于1976年开始安装,1979年进行试轧,1980年2月6日轧出第一个钢带,历时15年。国家机械
委员会副主任,原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沈鸿题词:“艰辛十五年,喜看火龙飞;连轧国之
宝,四化有其功”。1980年4月国家机械委员会给第一重型机器厂致电祝贺。
根据设计任务书规定,该轧机生产厚1.2~10毫米、宽750~1 550毫米的带材,最
大钢卷重24吨,轧机年产量为160万吨。1975年一机部重新设计第三台卷板机,卷取厚度为19
毫米。
1974年3月一机部、冶金部决定由第一重型机器厂为鞍山钢铁公司生产1 700毫米热
连轧机和1 700毫米冷连轧机,两部要求装机水平不低于武汉钢铁公司从日本引进同类轧机的
水平。该轧机设计完成,机架等大型铸锻件已投入生产。后因国家计划改变停止生产。
1972年武汉钢铁公司先后从日本和联邦德国引进1 700毫米连轧机,确定配套的卷取
机卷筒等轧机辅机由国内配套,一机部将这项任务交给哈尔滨机联机械厂。该厂立即组织班
子到武汉钢铁公司考察,自行设计组织生产,先后生产卷取机滚筒6套,各种校直机30台和热
锯机、圆盘剪等。
(二)1970年4月,一机、冶金两部在沈阳召开会议,安排第一重型机器厂为鞍山钢铁公司
生产1套1 400毫米八辊冷轧机,解决电机工业急需的硅钢片供应问题。1 400八辊冷轧机的成
品规格为0.2~3.0×600~1 300毫米的硅钢片卷,最大卷重为12吨,年产量为20万吨。
1971年10月,一机、冶金两部在北京召开第二次会议,决定由第一重型机器厂为鞍山钢
铁公司设计制造一套2 800毫米中厚板轧机,解决国内中板供不应求的问题。2 800毫米
中厚板轧机的坯料是128~320×700~1 550×1 550~2 500毫米板坯,成品为6~120×750~2 500×3 000~18 000毫米的优质镇静钢、低合金钢、桥梁、造船、锅炉用钢等11个品种的中厚板,年产量为40万吨,轧机投入制造后,已有556吨产成
品和3 000吨毛坯。
上述为鞍山钢铁公司安排的两套轧机,1979年一机部通知停产。
四、有色金属轧机
1961年5月,中共中央批准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党组关于研制9套大型
机器产品的报告,其中3套安排在第一重型机器厂负责研制,这就是2 800毫米铝板热轧
机、冷轧机和3万吨模锻水压机。同年6月,国家科委正式下达产品设计任务书。在此之前,
由一机、冶金两部组织,第一重型机器厂和洛阳有色冶金工厂设计院对产品设计进行了准备
工作,三套产品都是为西南铝加工工厂设计制造的。
两套轧机于1963年1月通过两部组织的技术设计审查后投入制造,共生产出151种201项9 640吨机器设备,1971年成套交齐。西南铝加工厂1970年开始局部生产铝板。
1973年第一机械工业部、冶金部下达为西南铝加工厂二期工程安排的设备制造任务,主要产
品有:2 800四重可逆冷轧机、2 800四重可逆变断面轧机、6 000吨拉伸矫直
机,1981年成套交货。
2 800变断面轧机由2 800铝板热轧机供给坯料,生产楔度为每米0.2~1.0毫
米、厚1.2~12、宽1 200~2 500、长4 000~10 000毫米的冷轧楔形铝
板。为了楔形板的轧制工艺和产品结构,第一重型机器厂在东北轻合金加工厂做过长时间的
试验,最后采用速度比例调节、位置比例调节的控制系统解决了轧件和轧机的动态协调,变
断面冷轧机工作机座重量为997吨,牌坊零件单重为200吨。
轧辊辊面宽为2 800毫米的热轧机、冷轧机安装在一个车间内,组成了国内最大的铝
板生产线,由热轧、冷轧、预剪、淬火、板材精整、退火、板材精整、涂油包装等机组组成。
热轧机为四辊可逆式,工作辊直径750毫米,支承辊直径1 400毫米;冷轧机也是四辊可
逆轧机,工作辊直径650毫米,支承辊直径1 400毫米。
6 000吨拉伸矫直机用于对厚板进行拉伸矫直,使材料产生少量屈服变形,经拉伸矫直
后取得板料内部组织均匀的应力状况,以减少厚板在机械加工中的变形,拉伸后的板材用于
加工飞机整体壁板。拉伸矫直机公称拉伸力6 000吨,有1个重311吨的固定夹头,1个重
263吨的活动夹头,板材被夹头的钳口夹紧,由活动夹头施加拉力,作用于被矫直板材和机器
的压缩柱。
1981年2月,第一重型机器厂接受西南铝加工厂的订货,设计制造1套1 400毫米四重
不可逆铝板高速轧机,是该厂自行接受的第一套大型轧机的订货任务。该轧机由51台设备组
成,总重450吨,于1982年成套交货。
该轧机除采用单机架高速不可逆张力轧制外,轧机还采用了全液压压下系统和压力“AGC”
自动厚调系统,正负弯辊系统,分散冷却控制辊型系统,液压随动对中系统,间接张力调节
系统。轧机工艺冷却介质以柴油为主,过滤精度为0.005毫米。该轧机的测压仪、测厚仪由
国外引进,是一套全新的铝板轧机。
1983年第一重型机器厂为丹东铝加工厂生产1台800毫米单张轧制的铝箔轧机。该机工作
辊直径210毫米、支承辊直径500毫米、支承辊长800毫米、轧机有正负弯辊装置。主传动采用
电磁调速异步电机,功率为867千瓦,是该厂生产的第一台铝箔轧机。
黑龙江省1959~1985年共生产各种轧制设备186 220吨。
1980年,2 800铝版轧机评为国家优质产品银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