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第一机械厂
齐齐哈尔第一机械厂是机电部专业生产冶金设备的老厂,其前身是1947年的公营齐齐哈
尔实业铁工厂(隶属于黑龙江省实业厅),当时仅有职工10多人。1948年上半年改名为市“政
工业”,1949年工厂移交给齐齐哈尔市工商科管理。与农具厂合并改名为市政机械铁木工业,
职工发展到100多人。1950年9月又改名为齐齐哈尔市政铁工厂。主要为市政建设服务。1956
年有19家私人铁工厂并入,改名为齐齐哈尔市机械厂,主要产品是皮带运输机、锅炉、暖气
片等。1957年工厂开始承担国家下达的任务,成为黑龙江省重矿行业的第一家工厂。
1958年,齐齐哈尔市机械厂承担了冶炼设备的制造任务,生产了鼓风机、颚式破碎机、
单双筒卷扬机和工业锅炉等产品,当年产值达850万元。1959年工厂进行扩建,工厂区占地
面积达22.3万平方米,有职工1 200人,冶炼设备等均纳入国家计划,产品远销全国十
几个省市。
1963年产值只有321万元,工厂出现第一次亏损。1965年工厂改名为齐齐哈尔第一机械
厂。1966年国家投资178万元进行技术改造,扩建了军工、精密铸造和工具3个车间,增添了
部分设备,开发了双筒绞盘机等产品。
“文化大革命”期间,工厂受到冲击,生产效率下降。1967年产值和利润分别比1965年
下降了23.5%和64.5%。但由于承担了国家三线建设,酒泉、渡口两个基地的1 513立
方米、1 055立方米高炉的辅机部件生产任务,国家于1967年拨款130万元,1972年拨款
1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建成了机加装配和锻工两个车间,按一机部规划,工厂生产方向是
为矿山提供各种绞车,为冶金工业提供全套高炉、转炉及中小型轧制设备。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工厂进行了企业整顿,按
照“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1979年8月,齐齐哈尔第一机械厂经国家经委、
财政部批准,被列为黑龙江省42个扩权试点企业之一,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当
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 135万元,上缴利润140万元,被评为齐齐哈尔市先进集体。
1980年以后,由于国民经济调整,国家只安排了165%的生产任务。任务不足,缺米下
锅,迫使企业转轨变型。原主导产品卷扬机、绞车等矿山机械停止生产。按市场需要承揽三
条大型采金船的生产制作和安装任务。组织两个安装队到黑河、汤原工地进行现场安装,成
为黑龙江省第一个生产采金船的企业,保持了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由于单一计划体制行业封
锁,在生产7条采金船以后,也停止生产。
到1985年,齐齐哈尔第一机械厂有职工2 076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30人,固定
资产原值1 929.8万元,定额流动资金1 351.4万元,有主要生产设备142台,完
成工业总产值1 11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 224.8万元,实现利税总额73.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