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重型机器厂前身是建于1952年的国家建工部属哈尔滨建筑金属构件厂。1958年1月
下放给哈尔滨市第一工业局,曾短期更名龙江锅炉厂,接着改为哈尔滨重型机器厂。1959年
并入公私合营德兴源和义兴东铁工厂,并和哈尔滨第二机械厂合并,曾短期改名为哈尔滨第
二机械厂,1960年又恢复哈尔滨重型机器厂。当时有职工1 352人,主要产品是锅炉、
矿车、吊车、炼铁高炉、小型轧钢辅机和拖拉机链轨板等。1969年哈尔滨重型机器厂研制成
功堆取料机,填补省内空白,开始定型生产重矿产品,并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堆取料机的定点
厂家。到1976年共生产48台/5 912台。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给哈尔滨重型机器厂带来了活力。从1983年5月起,技术改造总投
资270万元,其中:土建1 000平方米,设备24台套,从联邦德国购置数控龙门切割机和
国内的11辊钢板矫直机,自制了抛丸生产线,积极开发新产品。堆取料机从原有的6个主要
品种规格,发展到20个品种规格。斗轮机单机出力水平由1 200吨/时,提高到3 000吨/时。为石横30万千瓦电站配套的

·30斗轮机、为平圩
60万千瓦电站配的MDQ16050门式斗轮机均实现了微机控制。1985年为南京扬子石化公司生产
的YGDQ3025产品实现工业电视监控,在质量、性能、耗能、寿命等主要技术指标上都达到JIS
标准。
到1985年,工厂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职工2 475人,
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91人。年末固定资产原值3 992.1万元,定额流动资金2 204.7万元,拥有金属切削机床、锻压设备213台,当年完成斗轮堆取料机26台/4 264吨,完
成工业总产值2 660万元,比改造前1982年增长65%。实现销售额3 286.3万元,比
1982年增长105.9%,实现利税总额519万元,比1982年提高122.8%。工厂生产的“金环”牌
DQL400/630.25型斗轮堆取料机获国优银牌,DQ3025斗轮堆取料机和DQL800/1200 30斗轮堆
取料机获部优,DQ3025和DQ8030斗轮堆取料机获省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