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其他压力容器

  一、低温核供热装置
    1964年,哈尔滨锅炉厂与清华大学开始联合设计、研制核能容器,供清华大学核反应试 验研究用。哈尔滨锅炉厂赵师泰、麦春生、蔡仲鸣、艾廉钺、陈裕川等人参加研制工作。1966 年初生产完工进行试验时,采用了B形环,结果没有成功。待进一步进行试验研究时,“文化 大革命”已经开始,清华大学参试人员奉命返校,该产品从此无人问津,筒身部分放置在哈 尔滨汽轮机厂仓库,封头放置在哈尔滨锅炉厂废料库,长达近20年。
    1984年,清华大学核能研究所承担“5MW(兆瓦)核能供热堆”课题时,重新提起哈尔滨 锅炉厂曾生产过的核能容器,经到现场考察,决定利用这个容器筒体,改制后作为供热堆的 压力壳,并向哈尔滨锅炉厂另外订制1台安全壳和6个主换热器以及1个压力壳外的热屏蔽筒。 双方就设计、制造、检验等问题进行探讨并达成一系列协议,按JB741~86国家标准执行。 对原产品重新检验,不合格项目重新修补;筒身段由活套法兰改为整体锻造法兰;封头重新 制造;封头与整体法兰相焊接;主螺栓连接结构;密封环密封,该产品由于生产周期长,1985 年以后分批分期完成。
    二、军工容器
    容器是哈尔滨锅炉厂历年军工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60年代初,哈尔滨锅炉厂就开始为 军事工业提供油箱、蓄势器等,1963~1964年生产小型820装置中的不锈钢容器。1966~1972 年生产大型820装置中的塔及容器。1967年以后陆续生产液压釜,14立方米容积的高压球 形容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