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哈尔滨机联机械厂

  哈尔滨机联机械厂(以下简称哈机联厂)隶属于哈尔滨市机电工业局,是机电部重点企业 之一。
    1953年,哈市道外区仁昌、协和等17家小型私营铁工厂联合组成私营机联机械厂。1955 年7月,成立公私合营机联机械厂,主要以修配和承揽小型设备制造为主。1958年,哈机联 厂接受宣化钢铁厂高达14米的洗涤机、直径4米的球磨机以及重达50吨的水泥烘干机、500千 瓦汽轮机和真空过滤机等一批大型设备制造任务。他们先后改进改造了百余台设备,创造了 国内第一台积木式机床,用“蚂蚁啃骨头”的办法,完成了任务,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一 机部和东北协作区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了哈机联厂的经验。1958年10月按市委指示,哈机联 厂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成立了“三结合”机械科学院,以加强积木式机床的理论研究。1959年 初,联合设计制造了一套由9大部件组成的积木式机床,它可以调整组合成车、铣、钻、镗 等11种机床,该设备在北京土设备展览会上获一等奖。1959年3~10月“三结合”科学院以 650轧机为典型加工对象,设计了一套由13块积木块组成的“三化”(用途多样式、运动自动 化、部件通用化)“四度”(高精度、高速度、高刚度、刀具合理度)积木式机床,可以调整 组合成卧车、铣镗床、单臂铣、人字齿轮铣、转向铣和单柱铣6种不同性能和用途的设备。 1960年哈机联厂建成了面积为1 400平方米的积木式机床车间,省委书记欧阳钦亲自为 其剪彩。
    1958年,哈机联厂接受了机械部下达的水电解制氢设备生产任务,1963年完成,工厂又 相继制造了多种型号的制氢设备。机械部决定将为电站配套的制氢设备,由哈尔滨电机厂全 部转哈机联厂,至此哈机联厂成为制氢设备的专业生产厂家。
    “文化大革命”期间,工厂生产任务不足,1972年机联厂试制成功7655型凿岩机,以后 又相继开发了双向液压凿岩机车和钢丝绳设备。1974年国家向哈机联厂拨款300万元,购置 新设备,积木式机床逐步被淘汰。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哈机联厂得到了一定发展,“六五”期间,国家投资570万 元进行技术改造,工厂实力大增。到1985年,有职工 1 313 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 1 613 万元,为建厂初期的近20倍。主要生产设备340台,年工业总产值1 011万元,生产各 种机械设备1 500吨。生产的制氢设备在国内覆盖率达93%。市场占有率占90%,DQ-4和 QY-125型产品先后获省优、部优,1984年工厂被命名为黑龙江省“六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