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锅炉是哈尔滨锅炉厂从60年代开始为冶金、建材和化工等行业研制的利用企业生产
工艺流程中的余、废热资源的锅炉。这种锅炉的开发经历了参照国外技术和自行设计制造两
个阶段。在为氮肥厂制造的13吨/时造气余热锅炉和制造2.6吨/时氮氧余热锅炉、2.5吨
/时造气余热锅炉时,主要是参照外国的技术资料,对加工工艺有困难之处进行修改的。13
吨/时造气余热锅炉、2.5吨/时氮氧炉余热锅炉,是参照国外盘管型直流中压锅炉;25
吨/时造气余热锅炉,是参照国外40年代的火管式余热锅炉。这些锅炉一直生产到1965年。
第一台自行设计制造的余热锅炉,是哈尔滨锅炉厂为南京化学工业公司硫酸工艺用的
54吨/时余热锅炉。国家化学工业部认为这台锅炉设计制造很成功,并将其炉型放大或缩
小用于国内外很多工程上,由杭州锅炉厂发展为系列产品。
1966年,哈尔滨锅炉厂为本溪工源水泥厂设计制造了19吨/时,中国第一台水泥窑尾余
热锅炉,产品为多集箱单锅筒烟道式水管余热锅炉,采用大型双烟道横水管结构,低压参数。
锅炉出力为19吨/时,蒸汽压力20公斤力/平方厘米,350℃。该型锅炉只生产出2台,后压力
参数升至中压,经过两次变型,成为中空水泥窑的烟道多集相单锅筒自然循环水管锅炉。
1979年,哈尔滨锅炉厂对水泥窑余热锅炉作了详细调查,比较全面地掌握了水泥窑尾余
热的特点,于1980年初,设计制造了中国第一台顺水泥窑烟道方向的隧道式窑尾余热发电锅
炉。先后为锦西水泥厂、本溪水泥厂、抚顺水泥厂和唐山启新水泥厂等用户设计制造出14台
不同参数和不同规格的新型锅炉。本溪工源水泥厂2台HG—F2100型余热锅炉,每天可发电12
—13万度,满足本厂用电70%(自发电每年节能折标准煤3万吨)。锦西水泥厂用3台余热锅炉
发电,每年节约开支近400万元。另外由于水泥窑尾余热锅炉排烟温度,一般都控制在200℃
左右,烟气在此温度条件下,便于经过除尘器排放到大气中去,从而起到了降温、除尘和净
化环境的作用,成为水泥生产工艺流程中不可缺少的装备。
铅锌冶炼余热锅炉,是哈尔滨锅炉厂70年代末设计制造成功的利用铅锌冶炼余热资源的
锅炉,不仅是回收余热的节能装置,也是铅锌冶炼生产过程中必需的冷却装置。该厂在1965
年就设计制造了铅锌冶炼用余热锅炉,但经过运行以后,达不到企业的要求。以后又参照国
外产品,进行认真分析与总结,用了膜式水冷壁和膜式对流受热面锅炉结构,于70年代末设
计制造出HG—F新型铅锌冶炼用余热锅炉,经过运行证明效果良好。根据用户的需要,先后
制造出十几台。该产品是哈尔滨锅炉厂独家生产,对发展有色冶金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截止1985年末,共设计制造出工业炉窑(系列)余热锅炉、水泥(干法)窑余热锅炉,铅锌
冶炼余热锅炉和转炉余热锅炉4个品种,13个规格。具体产品系列见表6—9(八、烟边式余热
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