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电器制造业主要包括继电器(包括装置),变压器(包括互感器),高低压电器元
件、开关板(柜),电力电容器及整流设备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黑龙江地区有一个军办电器厂和十几家私人经营的小型电器
维修作坊。其中,开设比较早的是哈尔滨兴源电器厂和哈尔滨真如电器厂,均始于1929年,
两厂均以维修小型电器为主,后期也曾兼产少量小型电流电压互感器和简易开关等产品。
1946年秋,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军工部,在东安市(密山县)组建东安电器厂(1948年
改为直属二厂),当时有职工600余人,其中日本籍职工占多数。工厂的主要任务是修造军用
通讯器材。1948年,东北电料三厂合并到该厂,产品又增加信号弹和纸介电容器等,并在哈
尔滨设立器材收集站,在沈阳设立有线机分厂。1949年6月,由东安迁往沈阳,搬迁设备近
200台,职工778人。工厂改名为东北电工一厂。
1950年10月,东北电工局所属第一厂由沈阳迁至阿城县,改名为阿城仪表厂。1953年大
连电机厂的继电器产品及职工迁到该厂,从此开始生产继电器,当年产量为11 000只。
1954年,哈尔滨新生开关厂,开始参照外国技术资料,生产开关板和电器元件,当年生产出
低压开关板555面,高压断路器87台。1955年,在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由哈尔滨信昌电气
厂、义太电器厂、兴源电气厂、德丰电器厂、华丰电器厂、东生德翻砂厂、钟铣木器厂、南
极工厂、大路工厂和明号工厂等联合起来,组成哈尔滨电器制造修配厂,以修理电器设备为
主,同时生产部分电流电压互感器、调压器和小型变压器等产品。当时有从业人员125人。
后改为公私合营哈尔滨变压器厂,这是黑龙江省生产变压器的第一个专业厂和主导厂。1956
年,为了使产品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阿城仪表厂将电度表、电工仪表和仪器等产品,移交给
新建的哈尔滨电表仪器厂。从此,该厂成为制造继电器的专业厂家。同年1月,经第一机械工
业部批准进行扩建,并改名为阿城继电器厂,经过两年多的扩建,建成金工、装配等厂房,
并增添了新型精密设备,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化水平制造继电器的中型企业。在(1961年至1965
年)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又建成第二金工、第二装配、铸工、压铸等车间。为了适应发电设
备自动控制的需要,1972年第一机械工业部决定,在该厂建立了发电设备自动控制模拟试验
室。相继,工厂建立自动控制装置车间,增添一些比较先进的精密金属切削机床、锻压设备
和测试手段,成为一个以制造继电器和自动化装置为主的大型骨干企业。1975年,又根据第
一机械工业部决定,建立阿城电站设备自动化设计研究所,对提高中国电站自动化水平起了
重要作用。
60年代至70年代期间,黑龙江省在部分市、县兴办一批变压器、高、低压电器、整流设
备和电力电容器等企业。在此时期,哈尔滨变压器厂、哈尔滨新生开关厂、黑龙江高压开关
厂、齐齐哈尔电机变压器厂、牡丹江高压开关厂、牡丹江互感器厂和牡丹江电力电容器厂等
重点企业,都陆续地进行了技术改造,使生产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到1985年末,列入国家和黑龙江省计划内的企业共有55家,职工14 540人,金属切
削机床、锻压设备1 213台,固定资产原值10 031.4万元,当年制造出保护继电器
40万只,继电保护屏5 489面,各种自动化装置78台,变压器205万千伏安,各种电器元
件114万件,高、低压开关板4 915面,电力电容器261千乏,完成工业总产值 16 489.3
万元,为中国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