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继电器厂
阿城继电器厂前身是阿城仪表厂,隶属东北电器工业管理局。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根据国家战略部署,东北电工一厂于同年10月从沈阳市迁到松江
省阿城县省委党校旧址。1951年恢复生产,划分4个车间,即有线机车间、无线机车间、仪
表车间和磁钢车间。同年7月,有线机车间迁回沈阳市改为东北电工十四厂(沈阳低压开关
厂)。9月将无线通讯机等产品转军工部门生产。1952年,工厂专业制造仪表和电度表,更名
为阿城仪表厂。
1953年,阿城仪表厂参照苏联样机试制并小批量开始生产继电器。同年,大连电工二厂(
现大连电机厂)的继电器产品和生产继电器的人员转入阿城仪表厂,改由第一机械工业部电工
局领导。
1956年,阿城仪表厂开始扩建,1957年,更名为阿城继电器厂(仪表、电度表转移到新建
的哈尔滨电表仪器厂),隶属第一机械工业部电工局。
1958年,工厂隶属黑龙江省冶金机械工业厅。到年末,已能生产出各种继电器65个品种,
产品的技术水平已达到能够满足发电机10万、20万千瓦,变压输电线路110千伏、220千伏和
低压配电全部需要的继电保护产品。从此,中国电力建设需要的保护继电器与继电保护装置(
保护屏)再不需要进口了。
1959年,工厂试制出330千伏电压输电线路用的继电保护装置,当年继电器产量达 301 303只,超过国家计划指标的50%。
1962年,企业上收,又隶属第一机械工业部电工局领导。
1965~1969年,隶属第一机械工业部东北电力机械制造公司领导。
1970年企业再次下放,隶属黑龙江省第一机械工业局。
1973~1983年,隶属黑龙江省机械工业局。
1984年9月,省属企业下放,为哈尔滨市机电冶金局领导。
阿城继电器厂经过36年的建设和发展,企业管理、生产能力和产品水平都有很大提高。
截止1985年末,全厂共有职工5 541人;固定资产原值已达5 579.5万元,相当于
建厂初期的210倍;累计向国家上缴利税18 174.7万元。先后为刘家峡、葛洲坝和富春
江等50多个火力、水力电站(厂)提供了成套控制设备,为中国电力事业的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1963~1985年间,还先后出口援外一些继电保护产品,出口和受援国家达33个。
1970年,大三线工厂抽调部分人员和设备迁往河南省许昌市,支援了许昌继电器厂的建
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