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是国内生产林业拖拉机的唯一省份,松江拖拉机厂是唯一生产企业。主要有两
个品种和5个规格。
一、集材—50型履带式拖拉机
1961年由农机部和林业部共同选型,确定仿苏ТДТ—40M型林业履带拖拉机,试制集
材—40拖拉机。1961年10月,农机部拖拉机局,决定将试制任务交长春拖拉机厂,由松拖厂
派人参加共同试制。
1963年1月,农机部拖拉机局召开东北四厂(鞍山、沈阳、长春和松江拖拉机厂)会议,
决定将试制集材—40型拖拉机的任务由长春拖拉机厂移交松施厂,确定年产1 500台。
1963年4月28日完成了3台样机,12月,在带岭林业试验局南列林场进行使用试验。
1964年5月农机部和林业部决定,取消集材—40型拖拉机计划,改为试制集材—50型拖
拉机。1964年6月开始试制,8月完成了集材—50型拖拉机改装北京内燃机厂生产的北京牌
4115—50JT柴油机的设计任务,共改装25项37种零件。
根据八机部(原农机部)和林业部《关于集材—50型拖拉机试验鉴定工作安排的通知》,
于1965年一季度试制出5台样机,同年4月24日,抽出3台在带岭林业实验局寒月林场进行
1 200负荷小时林业使用试验。试验工作由带岭林业实验局、洛阳拖拉机研究所、中国林
业科学研究院木材采运机械研究所、松施厂、北京农业机械厂5个单位组成。12月31日,按
试验大纲要求完成使用试验。
1966年3月20日,在松拖厂召开了集材—50型拖拉机3台样机的林区使用试验鉴定会议,
通过了部级鉴定。颁发了集材—50型拖拉机技术鉴定证书。
1979年12月,在集材—50型变型设计的基础上,研制50G双卷筒高山角集材拖拉机。由于
市场销路发生变化,高山角集材拖拉机仅生产54台。
1982年,在集材—50型拖拉机的基础上改进升级增型产品,功率由368千瓦(50马力)提
高到478千瓦(65马力),行驶速度相应提高30%,定名为集材—65型拖拉机。1982年12月试
制了3台样机,在桃山林业局圣浪林场进行1 200负荷小时使用试验。1984年7月2日,黑
龙江省机械工业厅在桃山林业局主持召开了技术鉴定会,通过省级鉴定。
1983年,对集材—50型拖拉机结构性能进行了较大范围的改进,产品定名为集材—50A型
拖拉机。发动机由原4115T1改用4115T6,燃油消耗率由改进前的263克/千瓦·小时(195克/
马力·小时),降为252克/千瓦·小时(187克/马力·小时);驾驶室采用安全骨架,敷设了
内衬材料;改进了坐椅,使驾驶室噪声降低到875分贝;操纵系统采用液压助力装置,增加
了汽油机的电起动装置,减少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行走系统中的支重轮改为整体结构,采
用球墨铸铁材料。
1984年2月,从改进生产的集材—50A型拖拉机100台中抽出1台,在挑山林业局圣浪林场
进行500小时无故障试验。试验由桃山林业局和松拖厂联合主持,按国际GB3871—83《农业
拖拉机试验方法》和机械部“500小时无故障试验大纲及考核办法”进行试验后,结构性能、
质量指标均达到农机部内控标准基线要求。
1984年9月,应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乡镇企业局的委托,在集材—50A拖拉机基础上
试制了沙漠运输车。此产品是沙漠运输专用车辆,它去掉了集材—50A型拖拉机的铰盘机总
成、搭载板总成及全部液压装置,增加了钢板框架式车厢和护栏。1985年10月,试制1台。
11月28日,在内蒙阿拉善右旗苏海图沙山进行使用试验。
1985年5月,洛阳拖拉机研究所受机械部农机局委托,对集材—50A拖拉机采用国际标准
验收,得937分,验收合格。
1985年7月,将集材—50A拖拉机行走系统支重轮的整体结构,由球墨铸铁改为铸钢,延
长了使用寿命;对搭载板进行了改进设计,提高了刚度和强度;拖拉机传动轴也由弹性联轴
节改为十字轴式联轴节。
1985年12月20日,机械部农机局对集材—50A拖拉机,颁发了验收合格证书,并被评为
机械部优质产品。
二、集材—80型轮式拖拉机
1966年,根据八机部新产品试制计划,开始对轮式集材拖拉机进行研究。为了确定研制
方向,1966年2月在绥棱和桃山两个林业局,对法国LATIL21型拖拉机进行适应性试验。同年
4~8月,对法国LATIL—23型拖拉机在西南林区拉姑林业局进行试验。
1967年3月29日,由洛阳拖拉机研究所、东北林业机械研究所和松拖厂组成五人小组进
行调查研究,确定轮式集材拖拉机整体式和绞集式设计方案的选取。1967年9月,根据八机
部召开的轮式集材拖拉机设计方案审查会议纪要和八机部的决定,松拖厂按绞集式方案设计
试制轮式集材拖拉机。
1968年8月10日,试制出1台折腰转向轮式集材拖拉机,同年9月初,在穆棱林业局进行
夏季试验。1969年,又研制装出3台样机,在方正林业局进行长期使用试验。
1971年3月27日,由省林业总局和省第一工业局主持召开了新曙光80—I型集材拖拉机鉴
定工作座谈会,同意小批生产30台。1973年从中抽出3台于1973年12月至1975年1月,由带岭
林业局、洛阳拖拉机研究所、伊春林机所、松拖厂、无锡柴油机厂5个单位组成鉴定试验小
组,在黑龙江翠峦林业局扶育河经营所和带岭林业局红光林场进行1 200负荷小时鉴定
试验。
1975年2月25日,根据一机部和农机部《关于召开集材—80型拖拉机定型鉴定会议的通
知》,在黑龙江省带岭林业试验局召开了集材—80型拖拉机(新曙光80—I型)定型鉴定会。
由黑龙江省农机局和黑龙江省林业总局主持,一机部农机局、科技局,农林部林业局及机械
物资局等共32个单位76人参加。会议同意该机初步定型,小批生产。产品选用4120—T4型柴
油机配套,功率为588千瓦(80马力)。
为增加市场销路,在集材—80型拖拉机基础上,研制变型产品。1971年设计试制了Z—80
型装载机,经厂内400小时的使用试验,投入小批试制,1977~1978年生产35台。
集材—80型拖拉机投产后,对绞盘机和驾驶室作了重大改进,绞盘机由链传动改为齿轮
传动,驾驶室由钢板焊接改为骨架式安全驾驶室。1979年10月获农机部科技成果奖。
从1965年集材—50型拖拉机投入批量生产起,到1985年底,已向全国林区提供各种林业
拖拉机9 769台,其中集材—50拖拉机9 054台,集材—80拖拉机526台,这两种机
型的变型产品Z—80装载机135台,50G高山角集材拖拉机54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