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制造厂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制造厂是全国机引犁的定点生产企业和机械部的骨干企业之一。1946 年建厂,名为嫩江铁工业,有生产设备11台,职工117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5人,年工业总 产值9 000万元(旧人民币),建厂初期主要产品是蒸汽机、空气压缩机、真空泵、皮带 车床和纺纱机等民用机械,也生产一些农具。1950年改称黑龙江省机械农具厂,开始转向农 机产品的制造。
    1950~1957年,国家共投资652万元进行建设。主产品是半机械化畜力机具,以综合号 铲趟机和双轮单、双铧犁为主,以及镇压器和圆盘耙等。1953年改名为黑龙江省第一机械厂, 同年开始试制ZW-42型机引万能中耕机。1954年松江、黑龙江两省合并后,改名为齐齐哈 尔市第一机械厂,1955年又更名为黑龙江省机械厂。
    1958年一机部决定将机引犁的生产由辽宁转给黑龙江省,该厂开始试制,同年更名为黑 龙江省通用机械厂,1959年农业机械部确定该厂为大型机引犁的定点生产企业。1960年改称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制造厂,同时开始扩建,由农机部洛阳工厂设计院按年产万台犁的综合能 力进行设计,在国家经济三年困难时期仍投资280 6万元,其中土建为143 9万元,设备136 7 万元。从1965年起,国家每年都有投资,到1981年国家共投入2 4946万元,其中土建 为1 0801万元,设备为1 414万元。这个阶段的产品以机引犁为主,已具备生产 牵引,悬挂五、四、三铧犁及各种变型犁的综合能力,计3大类8个系列21个规格型号。同时 还根据需要生产中耕施肥机、机引喷雾机和农用大型拖车等农机产品。
    1980年后,由于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大型机引农具的需要量骤然减少,经过一段时间 的徘徊,从1983年起开始转产小四轮拖拉机,当年投资90万元,拆除了机引犁生产线,年产 能力达到3 000台,实际年产6 062台。1985年再投入151万元,添置生产设备和工 装,增加小型拖拉机的品种,当年生产 6 779 台。至1985年末工厂已发展到有厂房 45 712 平方米;各种主要设备227台;职工 2 736 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00人;固定资产 2 031 万元;定额流动资金 1 787 9 万元;年工业总产值 3 001 万元;实现利税总额 163 6 万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