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

  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创建于1946年,始称“合江铁工业”,1947年改称“合江工业”, 是当时合江省唯一的国营机械企业。为支援解放战争和地方建设生产了一批机械产品。1950 年,松江、合江两省合并,企业由松江省人民政府管辖,厂名改为佳木斯机械厂。1950年末, 原厂址让给“南厂北迁”的东北电工六厂(后改为佳木斯电机厂),厂址迁移到松江省所属的 松江农具厂。1954年两厂合并,企业更名为佳木斯农业机械厂,产品以农业机械为主,1953 ~1957年进行了扩建,新建办公楼、铸造车间、机加车间、制氧车间。1957年工厂占地面积 24.9万平方米,主要生产设备134台,有职工1 154人,产品主要是大型脱谷机。1959年 经机械部批准,投资1 200万元进行第一次技术改造,计划新建木工、锻工、冷拔、机 加、装配等车间共4.8万平方米。但因三年“大跃进”的损失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只完成 4 800平方米的木工车间,其余只完成了基础工程。1966年工厂自行设计试制成丰收-1100 大型脱谷机,比50年代生产的MK-1100型等仿苏式脱谷机的重量减轻了50%,生产率、破碎 率、损失率、清洁率等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当时国际水平,当年11月通过鉴定。1967年投入 批量生产,1979年被评为国优银牌产品。与此同时,还先后开发了玉米收割机,TB-700型 中型复式脱粒机、丰收-700型脱谷机等。1970年自行设计试制了国内第一台丰收-3.0中 型自走式联合收割机,鉴定投产后,经省农业机械局报请一机部批准,1974年开始对佳木斯 农业机械厂进行了第二次改造扩建,历经5年,到1979年10月完成投资1 174万元,新增 厂房等建筑26 285平方米,各种设备310台,生产纲领为年产丰收-3.0型联合收割机 500台,丰收-1100大型脱谷机700台,备品备件1 414吨,1979年11月技术改造通过验 收。
    1978年厂名改为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1981年工厂引进了美国迪尔公司在联邦德国双桥 联合收割机厂制造的1 000系列联合收割机制造技术,以替代只有国际70年代水平的老 产品,同时国家决定对工厂进行第三次技术改造,从1982年开始,到1985年结束,总投资 1 570万元,新增下料车间、计量楼、钢材库共计7 428平方米,厂内铁路660延长米 以及部分职工宿舍。引进设备和仪器工装费用为842万元,年生产能力1 000系列联合收 割机900台,附属装置、维修配件1 200吨。
    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是机械工业部的骨干企业,全国联合收割机行业的排头兵。到1985 年厂区占地面积34.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3 446.6万元, 流动资金平均占用2 348万元;主要生产设备248台;有职工2 406人,其中:工程 技术人员133人;主要产品联合收割机482台,大型脱谷机200台,中、小型脱谷机1 201台;完成工业总产值3 018.5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 576.4万元;实现利润120.1万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