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汽车发动机

  一、6120型汽车柴油发动机 1966年牡丹江发动机厂,根据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的指示,开始研制6120型汽车柴油发 动机。国家拨试验经费20万元,于1967年试制成功118千瓦(160马力)的6120型汽车柴油发动 机两台。经长春汽车研究所鉴定,技术性能达到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名列全国第二,决定 批量生产。6120型汽车柴油发动机是为齐齐哈尔汽车制造厂生产的QQ560型双向自卸汽车和 黑龙江汽车制造厂生产的龙江牌LJ—150型载重汽车配套,年产量满足两厂两种车型的汽车 生产配套需要。到1982年因产品质量问题,在调整中,停止生产。从试制到1982年累计生产 2 230台,总产值2 255万元。
    牡丹江发动机厂的前身是牡丹江汽车修理厂,建于1955年,由4家个体手工业汽车修理 所组汽车修理组。1956年1月25日,又与木工、喷漆、黑白铁等7家个体手工业合并成立汽车 修理社。1958年又与华昌铁工厂合并更名为汽车修理厂。除修理汽车外,还生产小量2105型 柴油机,1977年更名为牡丹江发动机厂,隶属牡丹江市机械局,全民所有制企业。1977年省 计委批准投资12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到1982年有职工2 904人,各种设备236台,生 产面积15 700平方米,已形成年产1 200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
    1978年后,由于杭州发动机厂的同类产品以质优价廉进入黑龙江省,使牡丹江生产的6120 型发动机销售不畅,工厂连年亏损。牡丹江市计委于1982年决定停产,人员、设备外调,工 厂倒闭。
    二、H492Q型汽油发动机
    1973年8月为了给HRB130型轻型汽车配套,国营星光机器厂参照北京内燃机厂的有关技 术资料,进行绘制、设计、研制工作,于1974年4月试制成功H492Q型发动机两台。为四缸四 冲程直列水冷式,最大功率:55千瓦/3 900~4 000转/分,最低油耗:277克/千瓦 小时。1975年进行批量生产,1976年由东北林学院汽车质量监督站进行台架试验,性能基本 达到设计要求。在同年全国13个厂家产品评比中最低油耗指标名列第一,1984年获省优质产 品和航空航天部优质产品称号。
    国营星光机器厂1976年初组建了汽车发动机生产车间,抽调职工163人,机加、铸造专 业设备38台、投资3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到1983年已建成34条汽车发动机生产线,发动机的 主要零部件,如:曲轴、连杆、凸轮轴、缸体、缸盖等都能自行加工生产。1981年组成了以 厂长、总工程师王梵宫为组长,设计所副所长郝星林为技术指导的“发动机降低油耗、提高 寿命研究小组”,将H492Q型发动机油耗由17升/百公里,降低到15升/百公里。到1985年产 品已形成以H492Q型汽车发动机为主的有H492QA型、H492QA—1型汽车发动机系列产品,年产 万台的生产能力。1973~1985年累计生产11 526台,工业总产值4 265万元。
    三、DA462型微型汽车发动机
    1980年东安机械厂根据国家机械委和航空工业部决定,为松花江WJ110型微型汽车配套 生产发动机。以技术副厂长王宝龙为首于1980年4月,参照日本F8A型微型汽车发动机进行设 计研制工作,1982年试制成两台,经过5 000公里、300小时的实地试验,性能良好,达 到了设计指标要求。当年通过部级鉴定并批量生产。1984年航天工业部、中国汽车工业总公 司、公安部、交通部、长春汽车研究所共同对DA462型发动机进行各项试验工作,历经17个 月试验项目全部合乎要求。填补了国内微型发动机的空白。DA462型发动机为直列斜置四缸 四冲程水冷汽化器式,最大功率26千瓦/5 500转/分,油耗:299克/千瓦小时。
    1980年,东安机械厂先后改建了缸体、缸盖、连杆、活塞等13条生产线。所生产的DA462 型汽油发动机,除供国营伟建机器厂生产的松花江WJ110型汽车配套外,还为江西昌河机械厂 的昌河牌微型汽车、吉林微型汽车制造厂的产品配套。到1985年形成年产20 000台的生 产能力。1982~1985年共生产DA462型发动机8 615台,产值7 28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