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汽车发动机配件
1956年哈尔滨汽车零件二厂(原名汽车胶木轮厂)开始生产汽车正时齿轮(胶木轮),以后
随着生产厂家逐渐增多,陆续生产过汽缸体、缸盖、曲轴、凸轮轴、活塞及环、汽缸套、进
排气门及各种轴瓦等发动机配件。但由于产品质量问题及省外产品的竞争,到1985年黑龙江
省生产汽车发动机配件的厂家只有29家,产品品种99个,产量1 584万件(套),总产值
18 8895万元。主要产品是正时齿轮。
1954年,哈尔滨市私营大中胶木轮厂孔育轩,投资700元(人民币)研究试制胶木正时齿
轮,1956年6月试制成功,是国内首家生产胶木正时齿轮企业。由哈尔滨市交电公司供应甲
醛、苯酚和棉布等原料实行代料加工。产品由哈尔滨市交电公司销售。1956~1968年相继生
产了CA10、BJ212、TJ210、NJ130等车型的胶木正时齿轮。
1965~1972年由于原料棉布紧张,研制用下角料和碎布代替整布生产胶木轮。每年能节
约棉布30余万米,但产品质量下降。在主机产品援外时,因胶木轮质量不好,造成停车堵车,
给国家造成不良的政治影响,受到国务院点名批评。1972年又恢复用整匹棉布生产。
1968年7月开始研制尼龙正时齿轮,经多次试验,到1975年5月选用尼龙—6为主要原料,
添加30%玻璃纤维,电解后用注射机压铸一次成功。1978年8月通过部级鉴定,确认为新产品,
定型推广使用,填补了国家空白,1980年起先后为“一汽”、“二汽”、“北汽”、“南汽”
主机厂配套,到1985年已形成年产50万只生产能力。
1980年前,产品主要由国家统一分配和出口援外。1981年以后,直接销往28个省、市、
区的600多家经营单位。1964年开始为第一汽车制造厂解放车配套。以后相继为长沙、广州、
南京、哈尔滨、北京、萍乡、天津、青岛、邵阳、开封、无锡、杭州等生产的发动机配套。
1985年末哈尔滨汽车零件二厂有职工520人,建筑面积7 740平方米,设备155台,能生
产胶木正时齿轮、尼龙正时齿轮、曲轴齿轮3个系列13个规格产品,年产能力50万只。1956
~1985年共生产各种正时齿轮4 803万只,总产值9 2622万元,实现利润2 989 7
万元,上交税金414万元。
1980年CA10B胶木正时齿轮,获第一机械工业部和黑龙江省质量信得过和优质产品称号。
1981~1985年CA10C胶木轮和BJ212尼龙轮产品,连续五年荣获部和省优质产品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