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黑龙江客车制造厂

第八章 主要生产企业

  黑龙江客车制造厂是交通部定点生产客车的重点企业之一,隶属于黑龙江省交通厅。
    黑龙江客车厂建于1951年,前身是松江省运输公司汽车修理厂,建厂初期有职工20余人, 设备3台。1952年与哈尔滨市横茂铁工厂合并,职工增至60人,设备增到56台,主要从事汽车 修理业务。1954年改为汽车配件制造厂,生产汽车配件。1964年根据黑龙江省交通厅决定开 始试制客车,改名为黑龙江客车厂。经历了由修理到制造,由兼业到专业的发展过程4个阶 段,1964~1966年为创业阶段,边试制边建设。1966~1975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为动荡徘 徊阶段,几乎瘫痪和停产;1976~1980年生产为恢复稳定阶段;1980~1985年为生产发展阶 段。1981年8月25日正式参加东风汽车工业联营公司。
    黑龙江客车厂第一期技术改造工程,1978~1982年投资135万元,改造厂房3座,扩大生 产面积2 200平方米,喷漆车间,增设了红外线干燥室,自制了绞口机、卷边机、弯管 机等工艺设备210台(套)。生产能力提高35倍。产值增长393倍,利润增长37倍。第二 期技术改造工程1982~1985年投资7987万元,改造250个项目,上工装设备210套,增置设 备13台,增设了氰化磷洗车间。提高了JT680型,JT661型,JT662三种车型的产量和质量, 使1985年工业总产值、利润、劳动生产率分别比1982年增长43%、93%、29%。1985年 底开始进行第三期技术改造工程。
    1981年采用了低熔点合金模具,使客车蒙皮薄板球型覆盖率达90%。使后大灯蒙皮工效 提高9倍;采用电子计算机新技术、对骨架、车架质量进行微机控制,测算出十多万个数据, 解决了车架早期断裂问题;采用磷化除锈工艺,解决了部件除锈的关键问题;研制了JT680 型客车窗下框钻孔新工艺,减轻劳动强度,保证了安全;还采用胶塑管代替无缝钢管使每台 车的成本降低5760元。
    1965年从法国、德国、日本引进52台工装设备,对提高产量质量和开发新产品起到了推 动作用。
    到1985年底,厂区面积70 783平方米,职工809人,各种设备358台,固定资产 1 676 5 万元,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客车生产线。包括骨架焊接线、车身装配线、喷漆线、总装线。 累计改装出6种基本型大型客车、野营餐车、油田试井车、旅游车等4 800辆;工业总产 值17 360万元,平均年递增34%;实现利润2 5589万元,上交利税6758万元。 形成年产改装3 000辆客车的生产能力。
    1984年被国家经委授予公交系统经济效益先进单位称号,1984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六好” 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