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全面质量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黑龙江省地区机械工业由于规模小,多系以维修为主,加工设 备落后,根本谈不上质量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南厂北迁”和通过“一五”时期 和“二五”前期的建设,黑龙江省机械工业基地初步形成。黑龙江省机械工业企业学习和参 照苏联的产品设计图纸和制造工艺,按照苏联国家标准(ГОСТ)严格掌握产品质量。为保 证产品质量,在主要企业中设立了理化实验室、计量验定室和技术检查机构,加强了对产品 质量的检查监督。
    三年“大跃进”期间,由于高指标,盲目追求产量,已有的规章制度被破除,撤消了质 量检查机构,取消了对产品质量的检查监督,致使产品质量大幅度下降。直至1961年,国民 经济开始调整,省内机械工业企业进行了整顿,强调了“质量第一”的思想,重新建立了各 项规章制度,恢复了质量检验机构。到1962年9月黑龙江省机械产品一等品率达到15%,二等 品率达到68%,等外品率已下降到17%。
    “文化大革命”严重地破坏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把必要的规章制度做为“管、卡、 压”的典型,下放了检查人员,产品质量又一次严重下降。第一重型机器厂生产的冷轧辊, 质量曾接近日本、联邦德国的同类产品水平,但1971年给鞍山钢铁公司提供的14根轧辊中, 就有13根断裂。哈尔滨电机厂为吉林前郭旗电厂提供的10万千瓦发电机,由于转子平衡螺钉 没锁紧,在使用中造成严重事故,造成损失2亿多元。
    1972年一机部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批示,在长春召开了机械工业“提高产品质量、加强企 业管理经验交流会”,黑龙江省机械工业开始整顿产品质量。整顿工作从做好“三基”工作 入手(即抓好技术基础工作、做好企业基层的班组建设工作和组织好工人的基本功训练),加 强生产指挥系统,落实各项政策,开展了劳动竞赛。通过整顿,各企业开始修订设备管理和 维修、质量检验、新产品设计和试制、工艺管理和安全生产等各项规章制度。这次整顿由于 受到“批林批孔”和“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冲击,未能全面贯彻实施。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针对“文化大革命”中质量管理工作陷于瘫痪的情况,一机部 开始抓了产品质量整顿工作,并颁发了《机械工业产品质量管理办法(试行)》。1978年3月, 在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召开了现场会,交流了以产品质量为中心、企业管理整顿的经验,颁 发了《机械工业提高产品质量,整顿企业管理十二项工作验收标准》。从整顿入手,恢复了 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
    黑龙江省机械工业系统,以这次整顿为契机,引入科学的管理方法——全面质量管理, 以此来巩固整顿成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从组织开展各类人员的质量管理教育和培训、传 播科学的质量管理知识,提高各类人员的质量意识入手,大力推动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
    全面质量管理是1978年由日本引进的,机械工业系统率先推行的,黑龙江省机械工业系 统是全国最早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省份之一。
    1978年7月,省机械工业厅选派了哈尔滨轴承厂周玉珍参加了在天津举办的全面质量管 理学习班,11月选派于立吾、程志坚、方洁民参加一机部在吉林工业大学举办的质量管理培 训班,为全省机械工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培养了每一批师资。1979年3月省机械局在哈尔滨 量具刃具厂举办了两期质量管理学习班,参加学习班的学员有原直属企业厂长和质量科长以 及地、市局长共90人。同时确定了哈尔滨轴承厂、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哈尔滨电表仪器厂、 哈尔滨第一工具厂、佳木斯电机厂为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试点单位。
    1979年8月,省第一机械工业局在哈尔滨汽车齿轮厂召开了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现场经验 交流会和省机械工业系统第一次质量管理成果发表会,局党组全体成员都参加了会议,会议 由吴昌局长主持,会议代表113人,在会上由哈尔滨汽车齿轮厂、第一工具厂、量具刃具厂、 轴承厂及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马恒昌小组介绍了经验并发表了成果。
    1980年1月,省第一机械工业局在哈尔滨汽车齿轮厂召开了第二次成果发表会,共发表成 果32项。同年2月,受一机部委托,由黑龙江省印刷出版了赴日本小松制作所考察组编写的《 全面质量管理资料汇编》一书,共两万册。同年10月,省一机局在哈尔滨汽车齿轮厂召开了 机械工业系统第三次质量管理成果发表会和“产品质量信得过”班组代表会议,会上发表成 果21项,有12个“产品质量信得过”班组代表介绍了经验。
    1981年6月省机械工业局在阿城继电器厂举办了机械工业系统50人参加的为期1个月的全 面质量管理学习班,重点讲授了数理统计方法,为黑龙江省机械工业系统培养了一批质量管 理骨干。
    1982年10月省机械工业局在佳木斯市召开了省机械工业系统质量工作会议,提出了为提 高产品质量,必须采用国际标准,学习、研究了佳木斯电机厂产品采用国际标准的经验,首次 在中国提出了采用国际标准的4个步骤,即对标、立标、达标、验收。并且确定了对标要细、 立标要高、达标要实、验收要严的原则。
    1983年3月由副总工程师王鸿智主持,在哈尔滨第一工具厂召开了质量管理研讨会,集 中研究讨论了质量管理和企业其它各项管理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质量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 核心地位。同时,为了使企业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中有所遵循,组织编写了《黑龙江省 机械工业全面质量管理验收细则》。并由省机械工业局组织了14名质量管理骨干对哈尔滨汽 车齿轮厂进行试点验收。
    1983年7月在哈尔滨电碳厂召开了省机械工业系统第四次质量管理成果发表会和“产品 质量信得过”班组代表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评选出优秀质量管理小组22个、优秀“产品质量 信得过”班组12个。
    1984年在哈尔滨在轴承厂召开了省机械工业系统质量管理小组和“质量信得过”班组代 表会议,会上评选出25个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和10个优秀“质量信得过”班组。
    同年,在牡丹江市召开了省机械工业系统质量管理研讨会,这次会议讨论并拟订了《黑 龙江省机械工业质量管理诊断师条件和诊断师聘任办法》,还研究讨论了传统管理与现代化 管理的关系。
    1985年7月由省经委组织评审,哈尔滨汽车齿轮厂、哈尔滨第一工具厂、哈尔滨锅炉厂、 哈尔滨轴承厂被评为黑龙江省质量管理奖企业。
    1985年9月由黑龙江省机械工业厅质量处主办的《质量动态》创刊。《质量动态》的主要 任务是宣传、报道国家和上级领导部门有关质量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并及时通报产品 质量抽查状况和质量管理工作大事记。
    1985年9月18日,黑龙江省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正式成立,理事会由64人组成,在成 立大会上还进行了创质量管理奖经验交流,由获机械部质量管理奖的哈尔滨轴承厂和哈尔滨 第一工具厂介绍了创奖经验。
    1985年11月省机械工业厅在哈尔滨电缆厂召开了第六次“质量管理小组”和“质量信得 过”班组代表会议,会上共发表成果32项,其中有3项评为一等奖;6项评为二等奖;评为三 等奖的有1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