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质量检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1年夏季在全省开展产品质量大检查。
1952年5月,全省开展了增产节约运动,一些工厂由于单纯追求产量和产值,忽视产品
质量,造成一部分产品退货、返厂检修,同年10~12月全省有185台铲趟机退货;生产的
15 000把军镐中有8 000把不合格;松江农具厂生产的34种部件有24种返工;理化仪
器厂生产的理化仪器漏水跑电。
1961年,针对三年“大跃进”中产量、忽视质量,产品质量下降的现状,进行了整顿,
产品质量有了一些提高。据黑龙江日报1964年9月17日一版报道:“1960年以来的三年多的
时间内,主要机引农具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内燃机配件增加了104种。目前,有相当一
部分产品达到一、二级品。今年上半年在抽查的31种产品中,有10种达到一级品的要求。”
1965年,省机械工业厅共考核71种产品,一等品9种,占12.7%,二等品46种,占64.8%,
等外品16种,占22.5%。考核结果表明:有30种产品质量有明显提高,有10种产品由等外品
升为二等品。如佳木斯农业机械厂生产的大型脱谷机共有零件964种,自制零件已有913种达
到一级品,一级品率达94.7%。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企业管理混乱,机电产品质量下降,全省产品合格率仅为
39.4%。哈尔滨市机械冶金局调查了27个企业,67个品种,合格的只有20个,合格率仅为33%。
1972年6月,在哈尔滨市召开了全省机械工业质量工作会议,经过抓产品质量整顿工作,质量
有了回升和提高,据1972年对10个地市局的186个地方企业和中央下放的20个企业一年来产品
质量整顿情况的调查,在617个主要产品中有39个品种已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占6.3%;产
品质量有明显提高的产品有306种,占49.6%。由于受到“批林批孔”和“反击右倾翻案风”
的冲击,1972年开始的质量整顿工作又处于停顿。
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按照一机部《机械工业产品质量管理办法(试行)》,把
机械产品质量分为4个等级,即不合格品、合格品、一等品、优等品。对每一等级的产品质
量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这些要求被定为产品质量分等标准。1978年起,即按这个分类标准
进行检查。
1984年3月,省机械工业厅下发了《机械企业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和《机械企业检
查科长职责》,以及《黑龙江省机械工业企业废品损失统计管理办法》。这些制度的贯彻执
行,对全省机械工业企业质量检验工作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1985年,省机械工业厅根据机械工业部和国家经委《关于开展工业产品质量检查的通知》
的要求,在全省开展了产品质量大检查工作,共检查了337个企业的1 048种产品,检查
产品数占全系统产品品种总数的16.3%,其中优质产品450种,占全系统三级优质产品总数
的74.5%,检查中查出不合格产品36种,占被检产品品种总数的3.4%,这次大检查的品种
抽查合格率为96.6%。

按1985年黑龙江省质量指标完成与全国相比,重点产品质量考核指标有7项高于全国平
均水平,其中品种一等品率比全国平均高19.24%;品种抽查合格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35%;
主要零件主要项目抽查合格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5%;质量稳定提高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6.4%;国际标准采用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1.6%;优质品产值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64%;
非重点考核产品品种抽查合格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16%;只有铸铁件废品率指标比全国平
均水平高出0.9%。
二、质量监督
1980年以后,随着机电产品进入市场,质量监督工作不断加强。国内的质量监督工作是
特指政府部门的质量监督机构、用户以及社会为保证产品质量,根据国家的法令,对企业的
工作程序(方法和条件)、产品质量、设计开发、工艺水平、用户服务和原始记录等进行检查、
评价和督促的活动。1981年,黑龙江省成立了产品质量监督机构。省机械工业厅和省标准计
量局联合发文,建立了5个省级机械行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1982年又新建1个产品质量监
督检验站。1984年根据质量监督工作发展的需要和机械部关于质量监督网建设的要求,又建
立了9个省级机械行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1985年又新建6个省级站。到1985年末全省共建
立21个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1984年,省机械工业厅在18个企业、部分公司和地方局任
命了38名质量监督员,至此,全省机电行业产品质量监督网已初步形成。
1984年,黑龙江省机械行业15个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共抽查了84个企业的147种产
品的质量,其中属对当年创优产品的检查是12个企业35种产品。
1985年国家从第三季度起开始实行国家监督抽查产品质量制度,抽查工作每季度进行1
次,抽查结果由国家经委发布公报。1985年三、四季度,国家共监督抽查黑龙江省机电产品
12种,合格品以上9种,不合格品3种,品种抽查合格率为75%。
1985年,21个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共抽查了154个企业的787种产品的质量,其中合
格品以上766种,不合格品21种,品种抽查合格率为97.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