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是机械工业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政策,是科学技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 黑龙江省机械工业的发展,标准化工作有了很大进展,已形成比较完整的标准体系和相应的 标准化工作管理体制。到1984年底,黑龙江省机械工业系统已执行国家标准210个、部颁标 准(包括专业标准)566个、企业标准378个。1985年共完成省、部两级标准制修订320种,无 标产品由1980年的15%下降到3%。
    一、标准体系的逐步形成
    随着机械工业生产建设的发展,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1949~1952年国民经济 恢复时期,黑龙江的机械行业主要是通过整理旧图和测绘仿制进行生产,标准混乱,严重影 响产品质量。“一五”期间,“南厂北迁”的企业和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中的机构工业企业 普遍建立了标准化机构,配备了专职人员,机械工业大量引进和翻译苏联国家标准和专业标 准,在学习和采用苏联标准的基础上,开展省内的标准化工作,把重点放在产品设计方面。 1954年,各厂在生产技术准备工作中,为解决当时工厂产品品种杂乱、水平低、质量差、生 产与管理困难等问题,从抓统一计划入手,推行产品的系列化和零部件的通用化、标准化。 1958年8月,一机部召开专门会议,讨论通过了《一机部标准化核心机构工作细则》等7个制 度。逐步形成了以工厂为基础、科学研究机构为中心,既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又有专业技术 归口的工作系统。在制订专业的统一标准、编制产品系列型谱、组织老产品整顿和新产品按 系列设计的实验等方面起了很好作用,黑龙江省一批行头企业和重点骨干企业参与和领导了 一部分产品标准的制定。省内绝大部分企业都严格按国标(GB)、部标(JB)和企业标准组织产 品设计和生产。1966年开始的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标准化工作几乎处于停顿状态。1978 年后,标准化工作开始进行恢复和整顿。1979年,机械工业部发布了新的《标准化工作管理 条例》。1979年机械部提出机电产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的要求。除采用ISO、IEC等国际标准 外,还要注意采用工业发达国家的国家标准及国际上通用的学会、协会标准。1985年机械工 业部发布了《关于改革标准化工作,进一步推动采用国际标准的若干规定》,同时下发了3个 具体实施办法。形成了以部科技司负责综合管理、各专业司局负责本行业管理、各省市区机 械工业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范围管理、专业化研究单位负责专业化技术归口业务、部标准化 所负责标准化技术总归口任务的管理体系。黑龙江省机械行业标准化归口管理业务由省机械 工业研究所负责,各地市和主要企业都成立了专门机构,1985年末,全系统从事标准化工作 的人员达350人。初步形成了标准化管理体系。
    二、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标准是衡量产品质量和水平的基本技术依据。“一五”期间,采用苏联国家标准指导生 产和质量检验,取得很好效果。但是在计划经济的束缚下,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企业 较普遍存在重数量、轻质量,图虚名、不求实效的左的思想。标准得不到重视和执行,产品 质量几经起落。70年代末期以来,机械工业在全面恢复和整顿的同时,各级领导对机械产品 的几十年一贯制和对质量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普遍提高,提高机械产品的年代水平和产品质量 已各级主管部门和企业领导的共识。1979年机械部提出机电产品采用国际标准的要求。针对 1980年以前,黑龙江省采用国际标准还是空白的现状,从1980年起,黑龙江省机械工业厅组 织了标准大普查,摸清全省基础状况。
    首先在佳木斯电机厂进行试点,1981年YER系列26个品种全部采用了IEC国际电工标准, 在全国机械行业打响了采用国际标准的第一炮。同年9月按IEC标准又成功设计试制了BC系列 防爆电机,打入了国际市场。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制订规划、办培训班、制订验收细则、组 织各行业试点验收等工作。为推动面上工作,制订了“对标要细、立标要高、达标要实、验 收要严”的工作程序,加快了黑龙江省采用国际标准步伐。黑龙江省采用国际标准工作,对 全国机械行业也有一定的影响和推动作用。1980年在机械部召开的7省市标准工作会议上, 推广了黑龙江省“技术大普查、大整顿”经验;1981年在机械部召开的YER系列电机的鉴定 会上,推广了黑龙江省采用国际标准、推动产品更新换代的经验;1983年在机械部召开的质 量工作会议上,推广了黑龙江省“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序和原则”的经验;1985年在机械部标 准化工作会议上,推广了黑龙江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采用国际标准的经验”。
    从本国实际出发,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把重点放在提高产品质量上。首 先采用其产品质量标准、试验检测方法标准、先进的基础和工艺标准,是推动黑龙江省机构 工业科技进步的有效途径。佳木斯电机厂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的新系列防爆电机,使用寿命 比老产品延长5~6倍。
    贯彻采用国际标准工作的深入开展,使一些主要产品缩短了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黑 龙江省机电产品年代水平显著提高。全系统6 763种产品中,50~60年代的产品,已由 1980年的95%下降到55%;70~80年代的产品,由1980年的5%上升到45%,高于机械部28%的平 均水平。
    至1985年底,省机械工业系统已有757种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通过验 证。机构部对全国28个省、市机械厅(局)第一批验收的350种产品中,黑龙江省占50种,居 领先地位,使电机、量具、刃具、轴承、机床、链条、电磁线等51种产品打入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