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教学和生产实习

  一、课程设置、教学计划
    1958年创办的农业中学,断断续续坚持8年;1964年创办的半工半读职业 学校,只存在2年左右,都没有形成定型的教学计划。只有原则性的规定:一 半时间学习文化、理论知识,一半左右的时间参加生产劳动。文化课以学习普 通中学主要学科为主,如政治、语文、数学等。职业技术课,根据各校具体条 件自定。
    1981年7月,省委、省政府批转《全省城乡职业中学工作会议纪要》规定: “要按照普通教育与技术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确定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比例。学制 二年制的,一般文化课和专业课各占一半;学制三年的,专业课一般也不要低 于40%。”
    
    1983年10月,省教育厅、农牧渔业厅联合发出《关于各市县试办农业技术 高级中学的意见》,制定三年制农业技术高级中学的教学计划,要点如下:
    课程设置分为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文化课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等。
    文化课教材均使用全日制二年制高中教材,使用时可根据本专业特点进行 相应增减。
    专业课要从当地农业经济和人民生活需要出发,根据地理条件、资源情况, 因地制宜设置。
    全年52周。第一学年授课时间32周,复习考试4周,生产劳动及生产实 习4周;第三学年授课时间30周,复习考试4周,生产劳动及生产实习6周, 机动时间1—2周,假期10—11周(包括寒暑假、节日假、农忙假)。
    城镇职业中学设置专业繁多,很难制订全省统一的教学计划,仅举哈尔滨 市77中学职业高中班无线电专业的教学计划为例,以见一般。
    (一)文化课
    文化课开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体育。采用统编高中教材,根 据本专业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对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进行了删、换、 补、调。说明如下:
    1.语文课:适当复习初中课程,加强语文基础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指导学 生阅读语体文和文言文,并适当地讲授浅显常见的文言文知识。根据专业的需 要,加强日常应用文的写作练习,使学生能具备现代语文的读写能力。
    2.数学课;认真学习初中课程,要求掌握代数、三角、几何基础知识和微 积分初步知识,并根据专业需要适当增补矩阵和逻辑代数等基础知识。
    3.物理课:根据统编高中物理教学大纲和教材,在理论上要适当降低要求, 讲授必要的知识,在讲授力学有关的内容基础上,重点学习掌握电学知识(电 子技术基础移入专业基础课),为学好专业课打好基础。
    4.化学课:根据本专业特点适当降低要求。
    总之,在文化课方面既要使学生掌握必备的高中文化知识,又要为专业课 服务。考虑到学生入学文化课水平较低,需要有一定的时间补齐初中文化课。
    (二)专业课
    1.无线电技术基础课:重点学习晶体管收音机的装配、调试与检修的基本 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排除故障和检修收音机的技能。
    2.收音机原理与维修课:重点学习晶体管收音机的装配、调试与检修的基 本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排除故障和检修收音机的技能。
    3.扩大机原理与维修课:使学生掌握扩大机音响设置的使用和检修。
    4.录音机原理与维修课:使学生对收录两用机能进行全面技术性能的检验, 并能排除电器性能故障和机械故障。
    5.电视机原理与维修课:掌握电视机各部分工作原理,实际电路,常见故 障及排除方法。
    
    二、生产实习
    农业中学和半工半读职业学校阶段,一般有简易的生产实习,如农业试验 地、简易工业操作场。80年代中等教育结构改革以后,职业中学实习基地的建 设和运用,才逐步被重视起来。
    在教学实习基地建设方面,1981年8月省委、省政府批转省中等教育结构 改革领导小组《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工作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中规定:职 业(技术)学校、职业中学、农业中学必须具有相应的教学设备和教学实习基 地。各办学单位要努力创造条件,充实教育设备,建立健全学校的教学实习基 地。联办学校专业课的教学设备、教学实习场所,应由办学业务部门或厂矿企 业提供;农业中学校办农场所需的土地由市、县、社组织开荒或适当调剂解决; 各地可以把报废的一些机器设备无偿拨给学校作为教具,还可以利用一些关停 的工厂厂房及设备做为学校的实习场所。
    在生产实习基地建设和实践中,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略举数例,以 见一般。
    哈尔滨市第六十七中学毛纺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对生产实习有专项规定:
    第二学年、第三学年共四个学期,每学期集中实习一个月,时间为每学期 开始。重点实习好精粗梳毛条。纺纱车间以定工种、定机台、拜师学艺的方法, 熟悉所在工序的生产过程,每4周为一个实习阶段,每学期轮换一次,平均每 人熟悉4个主要工种。每实习一次要填写实习报告,写出实习心得体会。在实 习前要进行安全生产、厂规、厂法的教育,要做到遵纪守法,文明生产。
    宁安县第三中学职业高中班二年制木工、缝纫专业的实习课安排是:
    本工专业:(1)向木工师傅学习实际操作本领,消化巩固所学基本知识。 (2)熟悉木工机械性能、操作规程和一般的维修保养。(3)使学生掌握画线、下 料、制做、安装、刷油的生产过程。实习课的时间安排为16周,768课时,占 总课时的38.4%。
    缝纫专业:(1)进一步掌握裁剪缝纫以及缝纫机维修和保养技术,(2)独 立完成20套时装的设计、裁剪、缝纫和烫熨。实习课的时间安排为15周,720 课时,占总课时的35.6%。
    牡丹江市第一职业中学总结了《职业中学生产实习的管理经验》,曾先后在 国内有关职业教育刊物上发表,有的被中国人民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全文转 载。经验要点有:(1)建立实习处,全面组织管理全校的专业课教学和生产实 习。(2)厂校联合办学。该校和市机械厂联合办学,学校按合同为厂方培养机 工,厂方为学校提供实习场地和实习指导。一举两利,厂校获益。(3)建立校 内实习基地,既方便实习,又增加收入。(4)向社会承包劳务,劳务项目要专 业对口,劳务过程就是专业实习过程。该校的实习管理经验,集中到一点,就 是实现了实习指导课堂化和实习管理工厂化。
    佳木斯市纺织印染厂子弟中学职业高中部认真组织学生上好实习课,巩固 专业课所学的知识。他们办的纺织专业与本厂的性质相吻合,专业对口,有优 越的实习条件。厂部劳资科与职业高中签定了实习合同,学生在厂里各车间顶 岗实习,受到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