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德 育
一、任务
50年代的农业中学和60年代的半工半读职业学校的德育主旨,是把学生
培养成为又红又专,能文能武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80年代,城乡职业中学的德育任务有明确的规定。1984年,省教育厅在
《城乡职业中学工作条例》中提出:“要教育学生树立为革命而学的思想,要使
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热爱劳动,热爱专业,勤学苦练,学好文化、技术理论知
识,掌握基本技能,努力成为四化建设中的有用人才。要教育学生自觉地遵守
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和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继承
和发扬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和作风,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
又红又专的新型劳动者。”
二、职业道德标准
《职业道德常识》共分13课。从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
的劳动者开始,着重讲述了职业道德的产生和发展,职业道德的特点、内容和
社会作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与职业责任,社
会主义职业道德与纪律,职业道德规范等。
在第13课社会主义部分行业职业道德举例中,讲了工人、农业技术员、售
货员和服务行业人员、医务工作者和教师、文艺工作者与体育工作者的职业道
德。其中:
(一)工人的职业道德
1.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
2.刻苦钻研生产技术,熟练掌握业务知识和技能。
3.遵守劳动纪律,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
4.要尊师爱徒,团结互助。
5.爱护公物,勤俭节约。
(二)农民技术员的职业道德
1.爱国家,爱集体,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搞好传、帮、带。
3.刻苦钻研,努力创新。
4.虚心向群众学习,维护群众利益。
(三)售货员的职业道德
1.热情为人民服务。
2.诚实无欺,维护社会主义商业信誉。
3.平等待人,不开后门,不优亲厚友。.
4.文明经商,礼貌待客。
5.处处为顾客着想,耐心当顾客参谋。
6.遵章守法,收售帐清,公私分明。
(四)服务行业人员的职业道德
1.自觉树立为人民服务观点。
2.坚持服务质量第一的原则。
3.热情服务,礼貌待人。
4.不以权谋私,不敲诈、不欺骗、不刁难顾客。
5.讲卫生,注意环境美。
6.拾金不昧。
三、途径
为了上好政治课和职业道德课,各地还自编了一些临时教材,供教学使用。
例如,1985年牡丹江市自编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供该市职业高
中使用。政治课和职业道德课都有人专管。1985年2月省教育厅通知各农职业
高中使用《高中时事教育参考材料》作为政治课教材。牡丹江市第二职业高中
针对学生思想实际,进行理想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主要做法是:
(一)把理想教育重点放在教育学生立志做一名普通劳动者上
1985年学校招了349名学生,其中第一志愿报职业高中的仅有38人,占
10.5%,其余89.5%的学生是成绩不好被统一分配来的,原来的志愿是升学,当
专家。被分配到职中以后,认为“倒霉”、“理想破灭了”、“前途渺茫”等,不
敢说自己是职中学生,有的连校徽也不敢佩带。通过理想教育,解决了思想认
识问题,立志做一名普通劳动者,政治热情高涨,1985年申请入团的学生占全
校学生的66%。
(二)从人生观教育人手,使学生坚定当一名普通劳动者的信念.
着重解决两个思想认识问题:(1)以劳模为榜样,教育学生应该怎样活着,
正确理解人生的价值。在学英模、论人生、谈理想的活动中,有的学生提高认
识后说:“人不论职位高低,不论做什么工作,活得有没有价值,就看你对人民、
对社会有没有奉献。谁奉献的最多最大,谁就最光荣,最受人民敬重,最有价
值。”(2)教育学生理解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同样可以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县木工
机械厂的普通工人安太俊,由于劳动出色,提前15年跨入2000年,1985年荣
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学校组织学生访问了工厂,访问了安太俊,提高了
学生的思想认识,坚定了当普通劳动者的信念。
(三)把理想教育落实在激发学生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行动上
多次召开以“让理想在行动上发光”、“寻找身边共产主义火花”、“寻找打
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为主题的班会,以“爱我的专业”为主题开展讲演比赛。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明白了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有理想也不能实现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