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教 学
一、专业设置
技工学校的工种(专业)设置,主要是由各学校的培养目标决定的。工种、专
业性质不同,招生对象也有所不同。由于技工学校的发展,有的工种(专业),如机
械类通用工种的设置逐步一致,并有统一的教学计划。1985年底统计,全省共设
置工种(专业)166个。
二、课程设置
技工学校的课程,分文化技术理论课和生产实习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i以
生产实习教学为主。生产实习教学时间与文化技术理论课教学时间,原则上以各
占一半为宜。根据不同工种专业的不同需要,二者的比重,也可适当调整。
文化技术理论课包括政治课、文化课、技术课三部分;政治课占10%,文化
课占30%,技术课占60%。各技工学校按各科教学计划,分别制订各工种(专
业)具体教学计划,各学校注意把德育摆在首位,把学文化技术理论课与生产实
习课有机结合起来。
根据国家劳动部和国家各主管部门颁发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机械类通
用工种)规定,二年制4个学期,3 036课时。其中:文化技术理论课1 260课时,
占总课时的41.5%,生产实习课17 766课时,占58.5%。三年制的6个学期,
4 340课时。其中,文化、技术理论课1 760课时,占总课时的40.6%。
三年制机械类工种(专业)课程设置和时间安排:生产实习2 580课时,占总
课时的59.45%;文化、技术理论课1 760课时。
文化技术理论课中的文化课包括:政治理论180课时、体育110课时、语文
114课时、数学194课时、物理116课时,计714课时,占总课时的16.45%。技术
理论课包括:机械制图214课时、工程力学120课时、金属材料与热处理80课
时、机械基础156课时、电工基础128课时、机械制造工艺基础96课时、专门工
艺学252课时,计1 046课时,占总课时的24.1%。
各技工学校根据“以生产实习教学为主”的方针,十分注意生产实习厂(场)
建设。同时,结合实习教学活动,生产定型产品。例如,1953—1957年,哈尔滨量
具刃具厂、哈尔滨轴承厂、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锅炉厂等技工学校生产的产品,
远销至外省和国外。1959年10月,哈尔滨市技工学校自制几百件产品,参加国
家劳动部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技工学校生产实习教学成果展览会。1962—1971
年,技工学校调整整顿,生产实习厂(场)有所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