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第八节 短期职业大学、大专班
一、短期职业大学 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自1983年至1985年,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 鸡西4市相继创办了4所短期职业大学。哈尔滨大学建于1983年5月30日,牡 丹江大学建于1983年7月,佳木斯大学建于1985年4月,鸡西大学建于1984 年8月。这些短期职业大学由当地市政府主管并拨付办学经费,宗旨是为本地区 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培养急需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因而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和 地方性。学制二或三年。学生由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考生中录取,实行自费走读, 毕业考试合格发给大专毕业证书。学生毕业后不包分配,由学校向用人单位推 荐。这类学校还设有干训部(干部专修科)及师资培训部,实行多规格、多形式办 学。 4所短期职业大学均针对本地区经济建设事业发展急需设置专业。据统计, 截至1985年,设置的专业有:建筑(工业与民用建筑)、城市煤气工程、食品工程、 工业企业管理、商业企业管理、有机化工、高分子材料、染整、机械工艺及设备、机 电、电子计算机应用(微机应用)、畜牧兽医、装璜设计、服装设计、文秘、法律16 种31个专业以及培训师资的中文、政治、物理、地理、历史等专业。 短期职业大学的办学规模不大。据统计,1985年4所学校在校生总数为 1 478人,其中哈尔滨大学565人,牡丹江大学563人(不含干训部469人、师资 部422人)、佳木斯大学213人,鸡西大学138人。4所学校教职工总数为399 人,其中专任教师170人,内含副教授1人、讲师18人、教员93人、助教58人。 此外还聘请部分兼职教师,以补充专业课教师之不足。 短期职业大学大都已初具规模。其中哈尔滨市主管的哈尔滨大学,于1983 年5月30日创办后,面对本地区经济建设发展需要,不断调整科系和专业设置, 截至1985年,共设有建筑工程系、食品工程系、经济系、文秘法律系、工艺美术系 等5个系,学制均为二或三年;另设干部专修科,学制二年。学校计划发展规模为 2 700人(含夜大生1 200人),编制定员310人。截至1985年,在校生565人(含 团干部专修科37人);教职工116人,其中专任教师62人,含讲师13人,教员7 人,助教42人。另外,还从校外聘请有实践经验且能承担教学任务的工程师、律 师等担任兼职专业课教师。截至1985年学校已有233名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 学校校园占地8亩,已建成教学主楼8 996平方米。先后从国内外购进价值1 000万元仪器设备,建立了食品分析、工业与民用建筑、计算机、电化教育等10 多个专业实验室和服装设计、装璜设计中心。与此同时,学校图书馆购置了急需 的中外文图书,共藏书3.8万册,其中外文图书近7000册。 二、大专班 为适应全省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需要,1975年,齐齐哈尔轻化工业学 校首办大学班。继而于1976年,双城、佳木斯、牡丹江等地3所农业学校也先 后办了大学班;哈尔滨、呼兰等地的16所师范学校以及牡丹江林业学校、大庆 石油学校也相继办了师专班。此后,全省中等专业学校和师范学校举办的专科 班逐年增加。这些专科班统称为“大专班” 大专班大都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学习大专课程,学制二或三年,毕业考 试合格发给大专毕业证书。据统计,截至1985年,全省设有大专班的学校共有 34所。其中理工类有黑龙江机械制造学校等5所;农业类有黑龙江省畜牧兽医 学校等7所;林业类有牡丹江林业学校1所;医药类有大兴安岭林业卫生学校 1所;师范类有齐齐哈尔师范学校等14所;财经类有黑龙江省供销学校等4所; 政法类有黑龙江省人民警察学校1所;艺术类有黑龙江省艺术学校1所。 大专班设置的专业共有工业、农业、林业、财经、医药、政法、艺术、师 范8类40种102个。截至1985年,全省大专班共有在校生4 740人。其中理工 类305人,农业类1 053人,林业类297人,医药类79人,师范类2 716人,财 经类172人,政法类82人,艺术类36人。 截至1985年,全省大专班教职工共有645人,其中专任教师370人;教师 中含副教授2人,讲师95人,教员243人,助教3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