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科学研究
民国时期黑龙江地区高等学校已开始有科研工作。当时仅有1920年成立
的中俄工业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前身)结合教学开展一些科研活动,研究成
果多为教材和讲义。1924年上半年,该校编写出版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导报和
著作》,即《学报》,不定期发行,与此同时,还把一些论文汇集成册出版发行。
自1924年至1932年9年间共出版了5册;在此期间还为本科生和预科生编印
了100多种讲义。到30年代初,该校相继建立了大地测量、金相、地质学等研
究室以配合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东北沦陷时期 高等教育为日本人把持,科研成果甚微,仅有哈尔滨工业
大学出版了《报国团杂志》,日本教授成田几治编写的《哈尔滨医史》及哈尔滨
法学院编写的有关东亚各国法律、历史、经济方面的一些论著。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大学与佳木斯文化艺术界联合创办了知识杂志社和文
化社。前者编辑出版了半月刊《知识》,创刊号于1946年8月15日问世;后者
出版了综合性半月刊《东北文化》,首期于同年10月10日出版。两刊先后发表
了数十篇论文、讲稿、报告、总结等。此外,各高等学校还编写和出版了一批
教材和讲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从1950年开始,高校科研逐渐纳入学校工作计
划。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更明确提出,高等学校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
研中心。据此,全省高校科研工作在配合教学工作的同时,开始了由自我封闭
型向社会开放型、由单纯研究型向经营研究型的转变,科研成果由少数样品、展
品、礼品逐步转化为商品,从而成为本省科技战线的一支重要方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