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学术交流、学术团体、学术刊物

  一、学术交流
    (一)1950—1966年全省高校的学术交流活动,大都在校内进行。内容以 交流教学改革和办学经验为主,多以专题报告会、座谈会和经验交流会等形式 进行。
    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此期间除在校内组织多种形式的科学技术报告会、教学 经验交流会进行学术交流外,从1951年7月至1956年6月还先后举办了5次 有国内兄弟院校参加的教学方法及科学技术报告会;受高等教育部委托举办两 次全国机电专业会议。其中1955年召开的第一次机电专业会议,有全国29所 高等院校、11所中等技术学校和一部分中央有关企业和科研单位的384名代表 出席,12位苏联专家在会上解答了制定大纲的各种问题,协助审订了教学大纲 草案,并对讲课、主持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答辩作了示范表演。
    东北农学院在此期间围绕学习苏联办学经验、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展了 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1955年暑期,学院召开了第一届教学法会议,同时举办 了教学展览会。同年11月16日,高教部周建人副部长在学院主持召开了全国 高等农林院校教学经验交流会。1956年10月开展了灵活运用教学大纲的学术 交流活动。此外,学院还经常邀请苏联专家作报告,召开解答有关教学法问题 的座谈会及教学法经验交流会等。
    哈尔滨医科大学于50年代围绕提高教学质量曾开展诸如集体备课、病例讨 论、杂志讲读、学术报告等学术交流活动,还围绕学习苏联医学思想和办学经 验,分别于1951年1月、1951年11月和1953年7月召开了3次规模较大的苏 联医学研究论文报告会。3次会议分别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年会、组织疗法研究报 告会和巴甫洛夫学说报告会。参加3次大会人员来自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热河 等地共1 800多人。1954年8月28日至30日,召开了中华医学会哈尔滨分会 第三届年会,700余人出席了会议,分8个学科进行了专题学术报告。
    (二)1977—1985年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全省普通高校的学术交流活动 ,由过去的以校内为主,逐步扩展为校际、地区际、省际以至全国范围内的 交流,活动形式也多种多样。一些院校还参加了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1979年到1980年发起或参加及主持的全国性学术会议 共8次,地区性学术会议19次,校内以系为单位召开的学术会议或邀请学者讲 学共27次。1980年7月学校会同北京有关学术部门联合举办的全国性《红楼 梦》学术研讨会,有国内红学界著名学者和红学专业工作者130余人出席,会 上还成立了“中国《红楼梦》学会”。1983年该校参加的67次学术活动中,有 5次全国性学术会议和8次省、市级学术会议由该校主持,如全国原生动物学术 讨论会、全省高师教育学术讨论会等。1984年,学校发起或主持的全国性学术 讨论会共12次。当年7月25日至30日,受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委托,与黑龙 江省比较教育研究会联合召开的“苏联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7月31日至8月 4日在哈尔滨市召开的“日汉音韵对照研究学术研讨会”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 响。
    东北农学院在此期间仅在校内开展的各种规模和形式的学术报告会达327 次,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和作学术报告的教师达687人次。
    哈尔滨医科大学自1978年起,恢复了过去曾经执行过的每周三下午的学术 活动日制度,形式多样的学术报告会、科研成果汇报会经常举行。据统计,该 校教师、科研人员每年外出参加全国各级、各种学术会议的达100人次以上。与 此同时,还邀请大批国内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和进行各种学术交流活动。
    克山师范专科学校设立了专门机构,负责组织学术活动,几年中共安排100 余名教师参加省内外各种学术会议和教研会议,在校内组织的教学经验和学术 报告会达20多次。1983年7月7日至10日,该校和黑龙江省文学学会现代文 学组在克山县联合举办了现代文学学术讨论会;研究古典文学的教师还多次参 加了在哈尔滨、济南、上海、南京等地召开的全国《红楼梦》研讨会。
    黑龙江中医学院分别于1979、1984年两次校庆时举行了多项内容、多种形 式的学术报告会。除本省学者外,广州、浙江、长春、辽宁等中医学院都派代 表参加了学术活动。1982年以后,学院和各系、部均在年末举行学术报告会。此 外,还举行自然辩证法、伦理学、教学管理等各专业学科讨论会。1984年5月 9日,学院成立了大学生科技交流协会,当年便举行两次大学生学术讨论会。
    齐齐哈尔轻工学院自1979年起,系、部、室都有计划地开展了学术交流活 动。1982年学院举行了建院30年学术报告会,收到学术论文70多篇。1984年 以后,学院举行了各级学术报告会,还聘请校外专家、学者来院作学术报告,并 有5名教师参加了全国性学术会议。1985年有33人次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宣 读论文25篇。
    哈尔滨体育学院各教研室每周都要开展一次教学研究活动,围绕教学大纲、 教学进度、教材、教法、教书育人等问题进行学术研究。1985年,学院有33人 次分别在全国、东北地区及本省召开的各种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55篇。学院还 经常邀请校内外专家、教授给师生作学术报告。
    
    二、学术团体
    省内高教系统的学术团体大都创建于1979年以后。继1980年8月黑龙江 省高等教育学会建立,1982--1983年,东北农学院、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哈尔 滨科学技术大学、黑龙江中医学院、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齐齐哈尔师范学院 等院校先后在校内建立了高等教育学会或高等教育研究会。与此同时,一些高 等学校与校外有关科研单位、学术团体联合成立了各种专业学会或研究会。还 有一些高等学校经上级学术团体批准在本校设立专业学科学会或研究会,如黑 龙江大学设立的黑龙江语言学会、外国文学学会、外语学会,佳木斯医学院的 医学教育研究会,大庆师范专科学校的教学法信息协会,呼兰师范专科学校的 萧红研究会,克山师范专科学校的全省师范院校语文教学研究会,哈尔滨师范 大学的全国高师院校手风琴教学研究会,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黑龙江农垦系 统气象学会、化学学会、土肥学会,等等。此外,一些高等学校还建立了属于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的二级学术团体。截至1985年这类二级学术团体共计 16个。
    
    三、学术刊物
    (一)1950—1966年一些高等学校为便于反映和交流学术研究成果,相继 创办了各种学术刊物。
    
    (二)1977—1985年从1977年开始,全省高校相继恢复了“文化大革 命”中被迫停刊的学术刊物;与此同时还创办了一些新的刊物。截至1985年, 全省高校几乎都创办了学报,其中有的学报还辟有社会科学版或自然科学版;还 有部分高校创办了反映本校教学、科研、学术活动、生活动态的校刊和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