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留学生

第八章 留学生和教育国际交流

  一、接受外国留学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民国时期,特别是东北沦陷时期,黑龙江地区的 高等学校均有一部分外籍学生。民国时期,主要是俄罗斯籍学生;沦陷时期,则 多为日本籍学生。但这些外籍学生不是主权国家之间互派的留学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接受留学生。1966年“文化大革命”以前,东 北林学院曾接受培养越南民主共和国的留学生36名。其中,1957年有中专生13 名,1959年升入本科采运专业7名,木工专业6名,1962年毕业回国。1957年 还培养采运机械专业学生4名,1960年毕业回国。1963年入学的又有林机专业 3名,木工机械专业3名,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奉调回国。此外,尚有1965— 1966年入校的47名越南留学生,在混乱局面下,无法继续学习,于1966年11 月提前回国。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1958年接受越南留学生2名,以后逐年增多,1964年 至1968年最多时达到80名。起初设留学生队,后改为留学生系,分为2个班, 学生分散到各系学习有关专业,1968年毕业回国。 1978年以后,黑龙江大学、东北林学院、黑龙江中医学院等院校也接受外 国留学生到校学习。其中,仅黑龙江大学就先后接受来自日本、加拿大等国长 短期留学生150多人次。
    二、外派留学生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黑龙江将军程德全曾向俄国派出留学生10人。民 国时期,1930年(民国19年),向欧美派出留学生5人。这一时期派往日本的 留学生最多。据1931年(民国20年)《东北年鉴》记载,黑龙江地区外派去日 本的官费、自费留学生共55人,其中男生47人,女生8人。
    
    民国时期东省特别区并未向国外选派官费留学生。其自费留学者,东省 特区教育厅未注册,无从查考。但据特区教育厅1931年(民国20年)教育计 划,除派本厅职员前往国外调查学务外,拟选送高中优秀毕业生,分赴国外留 学。
    东北沦陷时期黑龙江地区赴日本留学生增多,分公派与私费两类。仅宁 安县在东北沦陷的14年中,赴日本各大学的留学生就在20人以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文化大革命"以前,省内少数高等学校向苏 联派出留学生。哈尔滨医科大学于1954年曾派出4名青年教师去苏联留学。哈 尔滨工业大学1955年至1956年,派出研究生46人去苏联攻读副博士学位。哈 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和哈尔滨外国语学院,从1953年至1956年,先后共派出 21名青年教师赴苏联留学。黑龙江大学于1958年至1965年,派出8名青年教 师赴苏联留学。
    1978年至1985年,全省部分高校先后向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等国派 出一批中青年教师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佳木斯工学院于1978年以后,先后派出9名中青年教师去美国、加拿大、 日本等国攻读学位,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79年至1983年派出2名教师到日 本、美国等国攻读硕士学位,派出3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东北农学院于1979 年以后派出教师赴美、日等国攻读硕士学位的21人,攻读博士学位的12人;东 北林学院1979年以后派出青年教师43人到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攻读 硕士学位;黑龙江中医学院1979年以后派出青年教师1人赴加拿大攻读硕士学 位;哈尔滨医科大学1980年后,派出145名教师分别到日本、美国、加拿大、 瑞士、奥地利等国攻读学位,到1985年,有72人学成回国,其中4人获得博 士学位,1人获得硕士学位。
    三、派往国外进修学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黑龙江地区高等学校,没有向国外派出教师和学 生进修学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1965年全省有少数高校向苏联和东欧等国派 出教师和学生进修学习。
    1953年至1957年,东北农学院根据国家统一计划,派出青年教师和优秀学 生去苏联攻读学位或进修。
    1955年至195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派出24名中青年教师分赴苏联和捷克 斯洛伐克进修或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1978年以后,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全省有16所院校,通过各种 渠道和方式,派出教师和学生赴国外进行长短期进修学习,至1985年总人数已 达860多人。
    1978年以后,哈尔滨工业大学派出200多名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去美国、 日本、西德、意大利等国进修学习。1983年派往美国就读的刘耳,获得全美数 学竞赛第一名,美国《纽约时报》和《美国之音》曾专文进行报道。从1984年 起,学校每年派出3名优秀本科一年级新生赴美国的菲利普斯学院免费就读一 年,补习英语和其它课程,然后由该校负责推荐给美国各著名大学。到1985年, 学校已有15名一年级新生在该校就读后被分别推荐到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 院、斯坦福大学等校留学。黑龙江大学1978年至1985’年,派出70多名中青年 教师到日本、美国、加拿大、瑞士等国进修学习。同时还派出学生19人(其中 本科生4人,硕士研究生11人,博士研究生4人),到美国、日本、苏联、加 拿大等国留学。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1978年以后,共派出33名中青年教师到 美国、日本、瑞典、联邦德国、英国等国进修学习。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78 年至1985年,派出近100名中青年教师到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荷兰等 9个国家进修学习。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1979年以后,派出24名教师赴日本、 加拿大、联邦德国、瑞典、南斯拉夫与罗马尼亚等国进修学习。黑龙江中医学 院1979年以后,派出8名中青年教师去日本进修学习,1983年至1985年,还 派出3名学生赴日本、加拿大留学。东北农学院1979年以后,派出11名教师 去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进修学习。东北林学院1979年以后,派出中青年骨 干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71名到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加拿大等国进修学习。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1979年以后,派出20名中青年教师赴日本、英国等国进修 学习。哈尔滨电工学院1980年以后,派出8名教师到美国、日本、联邦德国、 澳大利亚、加拿大、苏联等国进修学习。哈尔滨医科大学1980年至1985年,先 后派出145名教师和科研人员,分别到日本、美国、加拿大、瑞士、奥地利、英 国等国进修学习,已学成回国的有72名,尚在国外学习的有73名。黑龙江八 一农垦大学1981年至1985年,派出26名中青年教师到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等 3院校进修学习。
    此外,根据黑龙江省和日本新溜县友好省县协议,从1984年起双方每年互 派8名进修生学习,至1985年已从全省高校青年教师中选派了两期学成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