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企业系统教育管理机构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中东铁路管理局设学务处,是黑龙江地区最早的 企业系统设置的教育管理机构。到1985年,全省主要有6大企业系统办学:哈 尔滨铁路局、省国营农场总局、省森林工业总局、大庆石油管理局、东北内蒙 古煤炭工业联合公司、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等。6大企业系统办学占全省 中、小学在校生和教育经费的比例是:小学在校生占16.4%,中学在校生占 25.2%,教育经费占32%。各企业系统都设置相应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一)铁路系统   1903(光绪二十九年),中东铁路(又称东清铁路、中国东省铁路。1897年开 工,1903年全线通车)全线通车,在哈尔滨秦家岗大直街成立完全由俄国人操纵 的中东铁路管理局,下设学务处,管理铁路沿线教育事宜。   1926年(民国15年),中国政府从俄国手中收回教育权,东省特别区行政 长官公署设教育管理局,为中国政府管理中东铁路教育的开端。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铁路下属的哈尔滨铁路局、齐齐哈尔铁路局、牡丹江 铁路局,均在人事处内设教育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铁路系统的隶属关系曾多次变更。黑龙江省境内 铁路局(1958年以前称管理局)先后有哈尔滨铁路管理局、哈尔滨铁路局、齐 齐哈尔铁路局、牡丹江铁路局。铁路分局有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 斯、加格达奇等分局。从50年代起,各铁路局(含管理局)就设教育处,分局 设教育处(科),主要站段设教育室,形成三级教育管理机构。   (二)森工系统   1947年,南岔火锯厂创办职工子弟小学,这是林业系统办学的开端。   1948年,东北林业总局内人事处下设专人主管教育,在所辖牡丹江、松花 江、合江、黑龙江等林业局设教育科。   60年代起,东北林业总局始设文教处;所辖各林业管理局相继设文教处或 教育处;各林业局(含同级厂)设文教科或教育科。   到“文化大革命”前,初步建成了总局教育处、管理局教育处(科)、林业 局教育科的三级林区教育管理体制。   1978年9月,伊春、大兴安岭、牙克石、牡丹江、松花江、合江等林业管 理局设教育处,黑河、绥化林业管理局设教育科。   1983年,省林业总局设教育局、下设职教办、招生办、普教组、人事院校 管理组、综合组。各林业管理局设教育处和职教办,(合署)。但牡丹江和伊春 管理局的教育处和职教办为单设。   (三)农场系统   1947年,成立职工教育委员会,职工学校由场长办公室或场工会领导,场 长兼校长。中、小学由农场宣传部(科)兼管,设文教干事1人管理行政事务, 业务指导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负责。   1958年11月,铁道兵农垦局与虎林县合并,设文教局,这是垦区最初的教 育管理机构。   “文化大革命”时期,兵团的教育管理机构和各级政府分离开来,层层设教 育管理机构:兵团设文教办,师设文教科,团设教育股,营设文教干事。当时 的口号是:“生产连队建到哪里,学校就办到哪里。”出现了场场有中学,队队 办小学的局面。   到1985年,农场系统的普通教育管理机构有:省总局设教育处,管理局设 教育处(科),农场设教育科;职工教育管理机构:总局、管理局、农场均成立 职工教育委员会,下设职教办,主抓职教工作。   (四)石油、煤炭、国防工办等企业系统办学,均设有各成体系的教育管理 机构,与铁路等企业系统大同小异,都对本系统的普通教育和职工教育,从事 业发展,人事任免,经费拨支等方面进行独立管理。   (五)其它企业系统,如商业、银行、交通、邮电等,也都设置各自的教育 管理机构,是以主管职工教育、中专学校、职工高等院校为主,间或举办少量 中、小学,数量有限,不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