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师资培训

  一、普通教育的师资培训   (一)清末时期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在齐齐哈尔城客籍学堂内附设师范传习所,对在 职小学堂教员。进行短期培训。   (二)民国时期   1912年(民国元年),据林传甲著《黑龙江教育状况》记载:当时,官立小 学多未恢复,私塾林立,亟应改良。由提学使司通行各县,在年寒假内设师范 传习所,省城师范学校附设1班为倡。各县传习所人数不等,少则20一30人, 多则百余人,全省传习生总计约600余人。   (三)东北沦陷时期   黑龙江地区各省市伪教育厅(局)、科和县市教育会,于每年寒假举办讲习 会轮训教员。1939年《临时初等教育教师养成所规程》公布实施。本地区各省 市相继成立了初等教育教师养成所,培训本省市的师资;伪中央师道训练所,培 训中心校长和骨干教师。   (四)解放战争时期   各市、县均利用寒暑假举办教师讲习所、讲习班,集中组织中、小学教师 学习时事、政治、进行思想改造,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1948年以后,各 地举办的讲习所、讲习班、除学习政治理论外,还增加了文化、业务学习内容, 注意了文化、业务水平的提高。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各市、县都多次举办短期培训班,逐级提升部分优秀教师到高一级学校担 任教师。1954年,黑龙江省各地建立了教师进修函授组织,到1959年,全省已 初步形成了函授教育网。全省中学教师参加函授的3 629人,占不足大学本科程 度教师的50%;小学教师参加函授的有40 400人,占不足中等师范程度的 80%。1962年,小学教师在职进修函授学校,招收高师函授中文、数学专业共 1 980人,学制3年,业余函授,单科结业。同年,并有函授进修学员1 395人 获得毕业文凭,毕业率达70.5%。1964年,中文、数学两个专业,又招收学员 1 723人。   1979年,关于全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已建立起各级教师培训机构,省设 立函授广播学院,地(市)设立教育学院或教师进修学院10所,县(区)设立 教师进修学校128所,公社(乡)设有业务辅导站。省、地(市)、县(区)、公 社(乡)四级师资培训网已经形成、采取各种形式、培训中小学教师:(1)各 地普遍地办了新教学大纲、新教材学习班,全省约有70%的中、小学教师,分 别参加了各科教材培训班。(2)有条件的地方,还举办了短期训练班,培训了 骨干教师。(3)采取函授、广播、电视等形式培训中、小学师资,全省在籍学 员已达63 511人。其中,高师函授学员18 600人,中师函授学员36 337人,参 加电视大学学习的7 574人。(4)进修学习。城镇采取每周上课半天的形式,组 织教师系统地学习高师、中师课程。   1985年,全省有县(区)级教师进修学校122所,其中,教育部门办的84 所l在校学员61 279人,其中,教育部门办的50 871人,教职工4 010人,其 中,教育部门办2 763人;教职工中专任教师2 210人,其中,教育部门办1 506 人;有地(市)级教育学院20所,在校学员14 840人,教职工2119人;省教 育学院1所。在校学员3 003人,教职工325人,省教育行政干部学院1所,在 校学员534人,教职工78人。   二、高等教育的师资培训   (一)学科带头人   黑龙江大学提出要用5—10年的时间建立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以一 批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为核心的教师队伍。1980年以来,学校用于培 养师资的经费达200多万元。黑龙江中医学院重点抓了教师梯队的建设,选拔 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哈尔滨医科大学师资队伍已形成比较合理的梯 队,并已初步建成了一支实力比较雄厚、学术水平比较高的师资队伍,培养出 一大批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二)出国进修   哈尔滨工业大学等10所大专院校统计,到1985年末,共有620多名教师 出国进修,攻读硕士、副博士、博士学位,或讲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合作 搞科研。出国进修人员,已先后在各校党政机构中担任领导工作和在教学、科 研工作中取得成就。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杨士勤是80年代初出国进修人 员。   (三)校内培训   黑龙江大学采取自学为主、校内为主、在职为主的原则,已有300多名教 师参加了校、系两级举办的各种讨论班、进修班和外语培训班。哈尔滨师范大 学,举办了英语、日语、俄语、法语、德语等语种的业余外语学习班,参加学 习的共有430多人。哈尔滨工业大学,1980年,成立了语音实验室,并聘请外 籍教师办起了外语培训中心,把讲师以上教师的英语口语普遍地轮训了一遍。到 1985年,全校有400人以上达到能够用英语口头上进行学术交流,讲师以上的 还可以阅读英文书刊,撰写学术论文。   (四)继续教育   哈尔滨医科大学有68个学科专业,被确定为黑龙江省的医师进修教育基 地。其中,地方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生物遗传学、生理学、流行病学、劳 动卫生与职业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学校卫生学、环境卫生学、耳鼻喉科 学等11个专业,被卫生部确定为培养高等医学院校师资的全国进修教育基地。 教育部决定,该校的生物遗传学、生理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等4个专业,为 全国高等院校培训师资基地。卫生系由卫生部确定为全国卫生干部培训中心,为 全国培训卫生管理与卫生经济方面的管理人才。该校每年都接受省内外近400 名教师、医师,进行培训。   (五)聘请外籍专家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先后聘请了美国、日本、加拿大、意大利、瑞典等国 的几十名专家、教授,到学院讲学,进行学术交流。哈尔滨医科大学先后聘请 了外籍专家3人为名誉教授,13人为顾问教授,加强了国际学术交流与协作。东 北林业大学先后聘请了8名外籍专家、教授到学校任教。黑龙江大学从美国、加 拿大、日本等国,聘请了6名语言教师。借以提高全校外语教师的文化业务水 平。大庆石油学院已聘请了13名外籍教师到学院任教,预计将保持每年至少5 名外籍教师到学院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