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建立同盟会支部,响应辛亥革命

第一章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组织已派员至黑龙江,在哈尔滨、黑 河、双城等地从事革命活动,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1910年,同盟会员匡一在齐齐哈尔黑龙江省立中学堂建立了同盟会黑龙江 支部,至1911年秋已发展会员27人,主要负责人是匡一和邓觉民。师范学堂、 政法学堂、北路工业学堂、农业学堂、以及陆军小学等,均有人参加同盟会。中 学堂支部,每周召开一次会员会议,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 均地权”等为议题进行讨论。学生们还在同盟会的组织领导下,在城里开展了 向群众宣传抵制日货的活动。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消息传到黑龙江省立中学堂,学堂立 即停课,学生联合会召集全校师生开会。同盟会支部负责人邓觉民讲了话。会 上,群情激昂,一致声援武昌起义,并强烈要求黑龙江省独立。学生走上街头, 散发传单,倡言独立。传单大声疾呼:“清王朝腐败无能,长期遭到列强压境, 虎视眈眈,大有被人瓜分之势”,“长此下去,国将不国”。   黑龙江当局,慌了手脚,立即下令各校提前放假,并通饬各属:“各学堂学 生散学回家,如有散布谣言,鼓吹独立扰害公安者,准其拿办。以靖地方。”但 是,学生们的革命行动并没有停止。据《盛京时报》1911年12月12日报道: “黑龙江省垣外表似稍前安静,然实则各党人日夜在各处私议,未曾绝迹。”又 说:“各校学生仍留驻省城,纵论政治,不知忌惮”。   1911年10月27日,“黑龙江国民联合会”宣告成立,以全省人民的名义, “要求黑抚周树模宣告独立,并转知军界赞成”。黑龙江国民联合会印发《通知 书》和《联合会简章》在省城散发,还派一些学生,分赴外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