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响应“五·四”运动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黑龙江各地师生率先响应,形成了黑龙江 地区空前规模的爱国学生运动。   一、哈尔滨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5月6、7日,消息传到哈 尔滨,各校师生和各界人士纷纷响应,1 000多名学生,3 000多名工人、市民高 呼“废除二十一条”等反对日本侵略的口号,举行示威游行。东华学校师生首 先响应“五·四”运动,上街游行。   5月12日,哈尔滨各界、各团体纷纷致电北京政府,提出“万不可故为摧 残民气”,要求立即释放被捕的爱国学生。当日,哈尔滨临时警察局教练所李德 麟等三名学生由于响应“五·四”运动,开会演说被开除,学生激于义愤纷纷 退学,酿成“学潮”。   5月14日,哈尔滨学商各界致电北京被捕获释的爱国学生表示慰问。   5月17日,哈尔滨各校学生再度走上街头,宣传和张贴北京爱国学生寄来 的《护鲁义勇队简章》和《宣言书》。东华中学的学生最为活跃。5月24日,他 们上街游行,要求取消“二十一条”。   在此期间,滨江道立中学学生不顾当局阻挠,组织“学生爱国会”,与其他 团体“共策救国办法”,积极开展爱国宣传活动。他们在寄给哈尔滨各校学生的 传单中写道:“辗转哀鸣,任人宰割;人为主人,我为奴仆,屈膝承颜,受人鞭 笞;沉沦大海,万劫不变[复],如其生存,何若死亡;此身犹在,有血岂凉, 一致对外,尚其奋起。” 。   5月23日,哈尔滨市学商两界议决,“由各校学生和各商号青年店员游行街 市,作示威运动。”6月12日,哈尔滨各校学生,仿效上海发起组织“救国十人 团”,以维持国货,抵制日货。6月15日,爱国学生激于义愤,捣毁了一些顽冥 石化仍售日货的商铺。6月16日,再次上街宣传,演出《越南亡国泪》等新剧, 以教育同胞。6月26日,滨江东华中学组织的赴京、津各校参观园返哈,向哈 尔滨人民报告京、津学生运动情况。   6月30日,道里广源盛等商号,也发起组织“救国十人团”,决定互相监督, 共同抵制日货。随后,哈尔滨成立了“国货维持会”、“国货团”等组织,开展 抵制日货、维持国货的斗争,一直延至12月。这期间,一些八九岁的小学生也 走上街头,进出店铺,宣传提倡国货,抵制日货的活动。   “五·四”运动在哈尔滨学界点燃的革命之火,由于马骏的到来和领导,得 以持续发展。   1921年末,“五·四”运动期间天津学生运动领导人之一,中共党员马骏 (宁安县人)到哈尔滨,在东华学校执教。马骏在校长邓洁民的支持下,通过授 课组织讲演会、辩论会,向学生宣传反帝、反封建、反军阀、救国救民的革命 思想。1922年2月,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确认美国提出的“各国在 华机会均等”的侵略原则,消息传来群情激愤。哈尔滨进步青年在马骏的引导 下,于1923年2月2日,由韩迭生、张树屏、于舫舟、袁世安、沈觉如、孔贝 先、姜宪臣、施觉然等,首先组织起“哈尔滨救国唤醒团”,宗旨是“唤醒同胞, 群策群力,以为外交之后盾。冀希换回(中东铁路)中苏共管,而达我统治领 土大权之目的。一唤醒团成立后,围绕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九国公约》,组织了 一系列的反帝活动。召开市民大会,举行游行示威,散发传单高喊“取消二十 一条”、“还我青岛”、“反对国际共管中东铁路”等口号。2月7日,哈尔滨各界 群众在道外商务总会门前召开讲演大会,会后600余人举行游行示威,途中许 多市民陆续加入,计达1万余人。10日,由唤醒团等20余团体发起,在道外滨 江公园召开市民大会,与会群众达2万余人。   二、齐齐哈尔   5月下旬,黑龙江学生团宣告成立,并作出决议:力争青岛;营救北大被捕 学生;抵制日货。5月31日,黑龙江省学生团向齐齐哈尔各校发出传单,定于 6月1日在公园开会,追悼北大学生郭钦光。教育厅长廖宇春闻讯后立即召集各 校校长会议,作出“政府公令不得不遵”,“学生追悼会只能在本校举行,不可 在公共之地聚众演说”等决定,并责令各校校长回校禁阻,结果无效。当晚,省 警察厅又开会,令各署署长赴各校劝阻。   6月1日,各校学生开会前,黑龙江省警察厅厅长于冠英会同省教育厅长, 分别前往省立师范及一中,再次劝阻学生不要游行。但是,学生未听,仍按时 开会。首先出发的是师范学校230多人的学生队伍,高举“黑龙江学生团”的 旗帜,手执“当仁不让”、“见义勇为”等标语,向龙沙公园进发。与此同时,其 他各校学生也高举校旗,携带挽联,相继出发。9时30分,齐集龙沙公园,举 行追悼大会,痛悼北大学生郭钦光,怒斥章宗祥、曹汝霖卖国行径。大会并决 议抵制日货,每星期在公园演说一次。散会后,各校学生不顾军警劝阻,列队 上街游行。   6月7日,教育厅长廖宇春向省长呈请,将6月1日首先出发游行的师范学 校校长刘凤池、学生代表于斌、刘蕴章记大过一次;对法政专门学校校长玉春、 一中校长王宾章、省立甲种农业学校校长徐之麟、省立工业学校校长陈昭卓各 记过一次。   6月14日、15日,各校学生(包括各小学校学生),相继上街演说,以提 倡国货“唤醒国民爱国之心”。为此,黑龙江法政专门学校校长玉春、师范学校 校长刘风池、省立第一中学校长王宾章、省立甲种农业学校校长徐之麟、省立 工业学校校长陈昭卓等,联衔提出“请予罢职”的辞呈。   7月以后,齐齐哈尔各校学生在黑龙江省学生团组织之下,每周在“通俗教 育讲演所”进行讲演,“以提倡国货,振兴实业为宗旨”,继续开展爱国活动。   三、依兰   “五·四”运动消息传到依兰,道立中学学监程泽圃、孟子久、唐祝三(都 是北大毕业生)以及语文教师董东天等,在师生中广泛宣传“五·四”运动的 情况,并发动学生投入反帝爱国斗争中去。   6月初,全校学生在操场开大会,由学监孟子久宣讲大会意义,接着各班学 生登台演讲,爱国热情十分高涨,与会广大师生无不为之感动、义愤填膺。最 后大会通过决议;联合各界,力争国权,坚决反对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发 动学生开展街头宣传。他们提出的口号有:“内惩国贼,外除强权”、“中国是中 国人的中国”、“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坚决废除二十一条”、“收回山东权 利”、“惩办卖国贼”等。会后,依兰一中学生多次上街宣传,直至6月28日, 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