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章 生物学

  随着中东铁路的铺设,俄国、日本、美国等东西方生物学家,开始进入黑龙江地区。19 15~1917年,俄国人在乌云县(今嘉荫县)克骨山挖出一具4.5米高、8米长的恐龙化石,命 名阿穆尔满洲龙,运往彼得堡研究供展,后来仍陈列在彼得堡中心地质博物馆。
    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在哈尔滨设立大陆科学院哈尔滨分院,研究 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此后,日军七三一细菌部队秘密基地设在哈尔滨平房,分支机 构分别设在林口、孙吴、海林等地,研究细菌武器,为其侵略服务。
    抗日战争胜利后,有一些日本籍和俄籍生物学家滞留下来,从事研究工作。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后,随着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大学的数量相应增多。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学 院都设置了生物系,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生物工作者和进行生物科学研究。东北林学院、 东北农学院、齐齐哈尔师范学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林 业科学院、黑龙江省科学院,都进行以自己的专长为特征的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至1985年底 ,全省专业生物学工作者约110人,其中高级技术职务者1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