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
1912年,1914年,俄国人阿乜尔特曾在萨尔图火车站进行过地下水钻探。
1927年,日本人大羽时男勘查了洮南—昂昂溪铁路沿线的水井;30年代,日本人曾多次
对小绥芬河—一面坡、三姓(依兰)—勃利、宁北—林口—麻山等地进行军事供水调查。
1933年,日本人泽介治等在修建松花江第二江桥时,进行工程地质研究。
1936年,日本人小仓勉在德都五大连池进行火山调查时,曾对药泉山东侧出露的南泉及
翻花泉做过调查,测定了水位,分析了水质,肯定了两泉均为碳酸矿泉水。
1937年,南满铁路地质调查所日本人新带国太郎在镜泊湖发电厂预定建厂点附近,对湖
水、井水进行了化验,提出报告。1938年,日本人门田重行依据上述报告,设计施工了9个钻
孔(22.8~63.2米),提交了镜泊湖堰堤及隧道预定位置的调查报告。
1939年,日本人国弘勋对哈尔滨—佳木斯间的松花江水质和底质进行了调查,在沿江10
个地方采取松花江表面水、底部水及底泥进行了分析,并对水质变化原因做过研究。同年,
日本人村上政嗣在哈尔滨市对松花江的水位、水温、冰面冻融、江水的悬浮物质及溶解物质
的搬运及其与气温、降水的关系进行了1年的观测研究。
1958年,黑龙江省地质局成立后,开展了大规模的水文地质勘查和科研工作。
1958年,黑龙江省地质局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的陈伯忠完成了《东北平原地区的
地下水》一书,由地质出版社公开发行。1959年,陈伯忠又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黑
龙江省的地下水》,全国发行。
1959~1964年,黑龙江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谭世燕、乔作栻、熊绍礼、侯荣
山、姚胜起编制《松辽平原1:100万水文地质图系》,该图系由第四纪地质图、地下水埋藏
深度图、地下水水化学图和综合水文地质图等组成,为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发展农业生产
,提供了科学资料。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2年,省地质局第二地质队王承棋、袁纯、刘锡清,黑龙江省人民医院尤刚,黑龙江
省低温建筑材料研究所周运灿编写成《黑龙江省德都五大连池火山地质和矿产资源的综合开
发利用》一书。该书全面地介绍了五大连池火山群的火山地质研究,并对矿产资源综合开发
进行了论述。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此后,省地质局各单位又陆续对五大连池火山群从
火山学、地层学、岩石学、岩石化学、构造地质学、矿水水文地质学、遥感地质和数学地质
等多学科研究,汇辑了10篇成果,于《黑龙江地质》1979~2期专刊发表。该文集于1984年获
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1975年,由省地质局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谭世燕、王天真、黄恩鸿、宋国良等编
制了《黑龙江省1:10万水文地质图》,概括地总结出全省水文地质规律,对发展本省工农业
生产具有重要意义。1978年获黑龙江省科学大会奖。
1975~1977年,由谭世燕等完成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地质图集》分省图件的《黑
龙江省1:350万水文地质图》。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